用鏡頭看臺灣》160公里走了200年 外逃噶瑪蘭人返鄉傳承文化
1980年代噶瑪蘭複名運動領導人偕萬來的兒子偕天明(中)指導宜蘭族人學習傳統木雕。(黃子明攝)
1980年代噶瑪蘭複名運動領導人偕萬來的兒子偕天明(左三),因爲對族羣文化具有使命感,自己學習鑽研木雕,如今返回原鄉教導族人延續噶瑪蘭傳統工藝。(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中斷140餘年後,2019年首度舉行海祭、豐年祭,92歲頭目潘英才(左四)前年在豐年祭祭拜祖靈,花東族人返鄉參與祭典。(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中斷140餘年後,2019年首度舉行海祭、豐年祭,海祭族人在壯圍海邊一起牽罟。(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奇立板社的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右起)不會講族語,但親自帶着兩位兒子潘學儒、潘冠霖,在偕天明指導下認真學習木雕。(黃子明攝)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的女兒潘靜慧(右),跟着父親及兩位兄弟學習木雕,她跨坐木板臨摹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藏噶瑪蘭傳統木雕圖騰。(黃子明攝)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的女兒潘靜慧(右),跟着父親及兩位兄弟學習噶瑪蘭傳統木雕。(黃子明攝)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理事長潘子淦的女兒潘靜慧(右),跟着父親及兩位兄弟學習木雕,她靠着木板臨摹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藏噶瑪蘭傳統木雕圖騰。(黃子明攝)
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在東港村海邊搭建一座祭臺,當成以後族人祭儀場所。(黃子明攝)
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在東港村海邊搭建一座祭臺,當成以後族人祭儀場所,旁邊也種植許多香蕉,將來要做爲復振香蕉絲編織工藝的原料。(黃子明攝)
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在東港村海邊空地種植許多香蕉,將來要做爲復振香蕉絲編織工藝的原料。(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中斷140餘年後,2019年首度舉行海祭、豐年祭,他們在東港村海邊搭建一座臨時祭臺。(黃子明攝)
花蓮縣噶瑪蘭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族名木枝.籠爻,左)居間促成《kirippoan記憶與傳承》計劃,他親自向宜蘭族人解說多年來蒐集記錄的相關資料,還一起隨着偕天明學習木雕。(黃子明攝)
花蓮縣噶瑪蘭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族名木枝.籠爻,左二)居間促成《kirippoan記憶與傳承》計劃,他親自向宜蘭族人解說多年來蒐集記錄的相關資料。(黃子明攝)
宜蘭縣噶瑪蘭族人今年開始執行《kirippoan(奇立板)記憶與傳承》計劃,族人專注聆聽關於噶瑪蘭族文化介紹簡報。(黃子明攝)
宜蘭縣噶瑪蘭族人今年開始執行《kirippoan(奇立板)記憶與傳承》計劃,族人在種滿香蕉樹的空地下學習傳統木雕。(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舉行豐年祭,花東族人(中)返鄉參與祭典,受到族人列隊歡迎。(黃子明攝)
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噶瑪蘭族人舉行海祭,族人在壯圍海岸邊插上肉串祭拜祖靈,遠處可見龜山島。(黃子明攝)
從花蓮豐濱鄉到宜蘭壯圍鄉近160公里,車行時間約3個多小時,但自18世紀末因漢人移墾入侵,加上反清遭官方追殺及勒遷,被迫分居南北兩地的噶瑪蘭族人,傳統語言和文化分別不同程度流失,如今外逃族人後代重回故鄉,協助原鄉族人學習族語、祭儀與工藝,一趟文化復振之路走了200餘年。
早年留在宜蘭原鄉的少數族人及其後代,因遭漢人文化與權力壓迫,逐漸流失族羣身分與文化主體性,有人甚至不願承認或不知自己爲噶瑪蘭族身分;遠走他鄉族人原已在奇萊平原(今花蓮)重新立足,1878年爆發加禮宛事件,在與撒奇萊雅族反清行動中,族人死傷大半,少數逃逸族人四散隱身阿美族社羣,後來集中在花蓮的新社、立德、佳里宛,及臺東的樟原、大峰峰等部落,文化保存相對完整,近年持續推動族語、祭儀及傳統工藝學習,並積極與宜蘭族人交流。
2019年,世居宜蘭壯圍的奇立板社族人,在中斷140餘年後首度舉行海祭(Sepaw tu lazing)、豐年祭(qataban),時年91歲頭目潘英才親自與族人一起牽罟,花東族人不僅返鄉參與,也在祭儀儀式予以協助;噶瑪蘭族奇立板社所在的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靠海空地近年種起香蕉絲編織所需的香蕉樹,還有一旁設立中的祭臺,展現這項文化溯源傳承初步成果。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去年取得原民會平埔族羣聚落活力計劃支持,今年首度執行《kirippoan(奇立板)記憶與傳承》計劃,推動噶瑪蘭族文化講座、傳統木雕、香蕉絲編織、民族建築型態調查、耆老訪談等文化復振項目,1980年代複名運動領導人偕萬來的遺孀嚴玉英及子女偕淑月、偕淑琴、偕天明承其遺志,都回到宜蘭教授香蕉絲編織與木雕,從工具到基本技法,逐一耐心傳授給原鄉族人,不會講族語的理事長潘子淦帶着三名子女,在偕天明指導下,依循臺博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藏噶瑪蘭木雕照片,認真打稿、雕刻學習失傳的祖先技藝;兩地族人當年因政治斷線,如今又因文化再度接軌。
長年用影像記錄噶瑪蘭族的花蓮縣噶瑪蘭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朝成(族名木枝.籠爻),1993年知道自己噶瑪蘭族身分,開始以影像紀錄噶瑪蘭族各部落祭儀文化與生活樣貌,此次居間促成《kirippoan記憶與傳承》計劃,他親自向宜蘭族人解說多年來蒐集記錄的相關資料,萌生族羣自我認同意識,還一起隨着偕天明學習木雕,他總在現場用諧趣言語帶來笑聲,讓枯燥的學習過程多些輕鬆氣氛。
1796年漢人吳沙率衆進入宜蘭武裝屯墾,導致噶瑪蘭族文化與社會結構近乎瓦解,當年被迫出走反爲族羣命脈留下生機,如今多舛命運有了轉折,除了文化復振,已然成爲第11族原住民族的他們,持續爭取回歸原住民身分認定,諷刺的是,宜蘭原鄉的族人,反而沒有人身分登記爲噶瑪蘭族,民族靈魂重建顯然還缺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