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七夕雨再續舊雨 牛郎織女經典重現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重現經典,邀請大家與朋友一同前往觀賞表演,共同回味「地老天荒情未了,人間年年七夕雨」的思古幽情與現代風華。(粘耿豪攝)

「七夕雨-再續舊雨‧經典大作」3日在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開演記者會。演出的舞者巧妙詮釋仙女曼妙舞姿。(粘耿豪攝)

七夕雨-再續舊雨‧經典大作」3日在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開演記者會。演出的舞者在記者會上巧妙詮釋仙女曼妙舞姿。(粘耿豪攝)

「七夕雨-再續舊雨‧經典大作」3日在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開演記者會。演出的舞者在記者會上詮釋仙女及牛郎戲碼。(粘耿豪攝)

擔任重新編舞重責大任的舞蹈家許梨美(後左一)與飾演仙女的舞者合影。(粘耿豪攝)

過去曾兩度演出「七夕雨」的臺藝大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曾照薰出席與會,並與當年自己(後右一)演出的照片背板合影。(粘耿豪攝)

飾演牛郎的男舞者與飾演牛的舞者不時有逗趣互動,令在場人士莞爾不已。(粘耿豪攝)

「七夕雨-再續舊雨‧經典大作」3日在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開演記者會。演出的舞者在記者會上巧妙詮釋仙女曼妙舞姿。(粘耿豪攝)

臺北市立國樂團在1984年「臺北市藝術季」,策劃推出由鄭思森作曲、許惠美編舞的舞劇《七夕雨》,以華人社會中最深植人心的牛郎織女傳說爲題材,由當時的團長陳澄雄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並於臺北市立社教館首演,一時蔚爲話題。 40年後本劇由臺北市立國樂團與臺藝大合作,重現當年經典。

「七夕雨-再續舊雨‧經典大作」3日在臺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開演記者會。出席的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陳鄭港致詞表示,「七夕雨」在1984年舉行首演,開啓臺灣民族舞劇及大型製作的先河,從當年劇照可看出舞者的神情及韻味,如今雖難再看到,但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審美,在現代音樂、舞蹈、劇場、及多媒體工作者合作下,「七夕雨」才能經典再現。

2023經典《七夕雨》全劇分成楔子、第一幕仙女之舞、第二幕牛郎織女的故事、第三幕喜鵲舞、尾聲。在音樂的部分,作曲家鄭思森融合不同樂器獨特的音色與曲式,層層刻劃帶動劇中情境與人物內心情感的轉折。在舞蹈的部分,舞蹈家許惠美是臺灣舞蹈界的代表性人物,她的編舞在風貌外觀上繼承了古典民族舞的特色,卻善於不着痕跡地將西方古典舞的精緻細膩與現代舞的自由奔放,融入在她的創作之中。

《七夕雨》藝術總監曾照薰表示,這次版本的舞蹈將由許惠美的妹妹許梨美接手重建,音樂則由作曲家朱雲嵩作配器重整,指揮由北市國前團長鄭立彬擔綱,並將於6月16至18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重現經典,她邀請大家與朋友一同前往觀賞表演,共同回味「地老天荒情未了,人間年年七夕雨」的思古幽情與現代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