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投資成顯學 減碳產業靚

風力與太陽能發電量已超越核能發電

近期全球股市轉趨震盪整理,但減碳與淨零排放持續推進,成爲最重要的發展趨勢。投信法人指出,減碳題材有三大驅動因子,包括政策監管、科技及消費者行爲改變的帶動下,長線成長前景良好,永續投資已成顯學,建議可趁近期股市拉回時進場佈局。

臺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當前環境面臨巨大挑戰,環境解決及節能減碳已成爲政府和企業顯學。歐美先進國家成爲全球領導者,傾全力支持乾淨和氣候友好政策,如美國的重建美好計劃前年3月約佔總支出47%;歐盟2020年7月的復甦計劃、德國2020年6月的刺激方案及法國2020年9月的刺激方案皆約佔總支出30%,可見與ESG相關的產業後市商機龐大。

在此趨勢下,當今機構投資人不再以單純利潤爲導向,逾80%主流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都會納入ESG資訊考量,凸顯永續投資已成顯學。蘇聖峰強調,投資市場未來最明確的機會爲莫過於具備永續、氣候、ESG和綠色轉型等利基題材,愛地球的投資主題與總體因素連結度較低,持續受惠於政策支持、綠色消費習慣崛起,與企業資本支出加速,在長線需求穩健的情形下,將保持多頭趨勢,電動車、智慧能源及替代能源後市商機可期。

晉達環球環境基金經理人Graeme Baker認爲,據統計每年至少需投入4.3兆美元年度資金,或2030年前以20%的年增率增加,以避免氣候變遷造成的嚴重影響。整體而言,減碳趨勢是由三大驅動因素所帶動,包括政策監管、科技改變及不斷轉變的消費行爲;而三大主要減碳主題存在被低估的公司,分別是可再生能源、電氣化,以及資源效率。

以可再生能源爲例,投資人尚未了解過去十年隨着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生產潔淨能源相對於石化燃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究竟有多大,這正爲整個可再生能源價值鏈創造投資機會。電氣化方面,電動車價值鏈的結構性成長非常強勁,包括製造專業連接器、智能汽車架構,以及電動車電池及相關組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