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而不膩,他是怎麼做到的?
作者|李安\編輯|李肖
微博上,生活裡,越來越多人開始對着李川喊“李總”。
誰是李總?
紋絲不亂的油頭,筆挺的西裝四件套,鋥亮的皮鞋,他自詡“紅酒愛好者”,自我介紹是:“3歲開始學習鋼琴,5歲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8歲和郎朗同臺演奏《野蜂飛舞》,9歲全額獎學金留學英國,10歲解哥德巴赫猜想,11歲打水漂橫穿英吉利海峽……”在旁人看來,李總舉止浮誇表情造作,極富搶鏡慾望,一張嘴便是令人頭皮發麻的凡爾賽語言。
李川
李總是李川在喜劇舞臺上創作的人物,在《喜劇大會》第一期節目《“凡死”人了》亮相之後,他輕鬆地給李川貼上了“大冰文學繼承者”的標籤,讓李川在霸總賽道一騎絕塵。
“生活這杯酒,誰喝誰不醉”“我是老闆,不幹人事”……油而不膩、反諷效果十足的李總迅速引發了觀衆們的共情,李總語錄被做成各式表情包廣泛應用,經典卡段在短視頻上傳播,一系列的熱搜、話題讓李川收穫了成功塑造角色的正向反饋。這些都意味着,李川準備了兩三年的喜劇角色成了。
《“凡死”人了》截圖
《喜劇大會》中李總的出圈,讓李川終於將自己對喜劇的熱愛成功落地。博客作者最近對話李川,跟他聊起了李總這個角色和關於喜劇的話題。
李川覺得,李總像是萬花筒般收集了羣體性共鳴,又像三棱鏡一樣折射出了每個人身邊“李總的影子”,但這只是他做喜劇的起點。他喜歡喜劇,認爲做喜劇是先取悅自己,再讓更多人從中收穫快樂。
未來在喜劇這條路上,李川希望創作“更嗆、更辛辣”的角色,“完全發瘋”的作品。因爲他堅信用心地塑造一個角色,角色亦能爲演員帶來回饋和足以滋養未來的反哺。
沒有人能夠在圍觀了李總的生活後,內心毫無波瀾的全身而退。
這個“含油量”超標的角色不只在自己作爲主角的《“凡死”人了》《油“死”人了》等節目裡大放油彩,在客串《電梯人》等節目時能在短短兩三分鐘時間裡掀起多個小高潮,李川也因此成爲《喜劇大會》第一個獲得嘉賓綬帶的演員。
像很多喜劇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一樣,李總誕生的初衷是用來諷刺影視劇作品和現實生活裡油膩、凡爾賽、做作的人。出道之後,李川拍過不少偶像劇,其中不乏懸浮的霸總,有不少是他現在回憶起來依舊覺得劇情羞恥、臺詞燙嘴的角色。
《我的小確幸》劇照
現實生活裡,李川也被“李總式”的凡爾賽震驚過。有一次跟人聊天,對方問他養不養寵物,他說自己養狗。對方說自己也養寵物,他問對方養什麼,對方說養小浣熊。接着,對方告訴李川一系列與小浣熊有關的事,包含了極大的信息量——小浣熊很聰明,小浣熊吃三文魚,小浣熊還會跑到泳池邊洗洗再吃。每一句話都出乎意料,“哇!我當時震驚了!”
工作中塑造過的懸浮霸總,生活裡實際存在的凡爾賽,這些助推了李川對這類角色的創作慾望。與此同時,他希望藉由這樣的角色來提醒自己不要在30歲之後變得油膩。隨着周圍越來越多人說,“男人在30歲之後會自動解鎖一張教師資格證”,變得好爲人師,李川開始自省那些別人眼裡的“懂王”時刻。
2021年,李川開始有了塑造李總的想法,也因此開始爲節目上提及的“霸總素材庫”做準備。在這個素材庫裡,有來自網絡的土味情話,各式各樣的霸總長短句,五花八門的女性相親對象狀態……李川坦言自己在蒐集素材的時候受到了嚴重的“工傷”,那些“噁心”到自己的素材會優先被放進角色創作中。
不過,喜劇終究是爲了讓觀衆看得開心而非“噁心”。讓觀衆想要笑着打你卻又捨不得,腳趾摳地又欲罷不能,是這類角色的創作難點。對此,李川的方法是用身邊人的反應來測試自己的創作尺度。
首當其衝“受害”的是演員張維威。作爲《喜劇大會》中的表演搭檔,他們在排練的時候,李川會把霸總素材庫裡自己認爲不錯的梗拿出來試水,如果張維威表現得“渾身發抖,生理不適”就說明這個梗過關了;如果張維威開始打人了,說明這個梗有點太過了。他也會讓身邊的女性朋友來幫忙做類似測試,“如果女孩們開始翻白眼了,說明人物到位了。”
決定塑造李總之後,李川會有意識地在生活中營造出屬於李總的生活氛圍。王勉“吐槽”他在排練主題曲的時候用高腳杯喝檸檬水,還被調侃檸檬掉到地上會撿起來反覆用。不過,他對博客作者澄清了這件事,他說用高腳杯喝檸檬水是真的,但掉了的檸檬並沒有被“李總”回收使用,因爲他爲自己準備了一整盒鮮檸檬,檸檬掉了,換一片新的就好了。
和影視劇不同,喜劇舞臺的表演週期短,演員往往需要在十分鐘的節目裡呈現出鮮明的人物特點,繼而輔助整個作品的完成。李川說:“或許李總只是在舞臺上說了十分鐘話,但觀衆可以通過這十分鐘想象他私底下的樣子。所以在日常生活裡,我真正能進入這個人物的狀態時,或許能更多地挖掘和完整這個角色。”
在《“凡死”人了》之前,憑藉《輕輕鬆鬆喜劇節》裡的《總裁請就診》,很多人看到李川,就想起李總在看病時邊跳性感wave邊瘋狂和自己的支氣管battle的狀態,也記得他舉着酒杯從滑梯上優雅地滑落。
《總裁請就診》
事實證明,李川成功地立住了李總這個人物。187cm的身高和清秀帥氣的顏值讓“李總”在感官上足夠成立,對霸總素材的準確運用讓“李總”自內而外地散發出油膩卻討喜的氣質,李川甚至借鑑了謝娜“火鍋美女”表演中展現出的從容自信,併成功拿捏了“欠揍與沒捱打”之間的尺度。
觀衆的笑聲和尖叫聲讓李川對人物收穫了更多的自信,他坦言自己要在《喜劇大會》後續的節目裡帶來加麻加辣的表演,因爲“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受衆。”
在最近播出的《喜劇大會》番外篇《喜劇小會》中,李川客串主持人,在聊到露營話題的時候,他說自己之前在做抗震救災報道的時候有過睡睡袋的經驗。於是,李川做過外景記者的消息不脛而走。隨着更多過往被考古,霸總李川的“全面性”被一一展示。
在轉型做演員之前,李川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媒體從業經歷。他在CCTV-2《消費主張》、CCTV-7《綠色時空》、山西電視臺新聞聯播組、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欄目、光線傳媒《音樂風雲榜》等節目擔任過記者或主持人。這些經歷爲他之後做演員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動力。
《音樂風雲榜》
還在讀大學的時候,李川就已經在央視實習,擔任《消費主張》的主持人。這是一檔主打旅遊美食的節目,那時他覺得能在祖國大好河山吃吃喝喝簡直太棒了。
到現在還有人記得《消費主張》時期的李川,還在網上評論說:“穿着熒光色半袖,背個雙肩包,走遍祖國大好河山,捅咕奶牛/下魚塘/炫酸奶酸成表情包啥的,就覺得這個清秀小夥能轉行,果然轉行做了霸總。”
《消費主張》時期的李川
主持節目也讓李川遇到了不同的人,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他在西藏林芝認識了當地土生土長的獵戶,獵戶家裡有把世代傳承的獵刀;在九寨溝,他又結識了一個從小在九寨溝長大的嚮導,對方覺得全天下的水都跟九寨溝的水是一樣的顏色,“碧綠碧綠的”。
不同人的人生對李川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也讓他萌生新的想法:“什麼樣的職業能夠不斷地體會和經歷不同的人生呢?”
後來,他在光線傳媒工作,公司從節目製作轉型成爲影視公司,李川擁有了演員這份“體會多樣人生職業”的機會。
《我女朋友的男朋友》截圖
高顏值和不錯的演技讓李川在影視劇道路上至少“不愁飯吃”。他塑造過《我女朋友的男朋友》中的亞當,《你給我的喜歡》中的周如稷,《我的小確幸》中的溫讓,都是溫良的暖男形象,也讓他在一段時間裡擁有了“國民男友”的稱號。
轉型做演員後的一段時間,李川以爲表演和主持異曲同工,“都是在鏡頭前說話”。這也讓他在最初演戲的時候很不適應,演着演着就開始看鏡頭。慢慢地,李川發現了這兩種職業的區別,主持人要運用邏輯思維在鏡頭前呈現一個明白自己當下在做什麼的角色,是理性的;而演員更多時候需要用情緒和感受來表演,是感性的。
《喜劇大會》中,王勉問過李川一個問題:“你長成這樣爲什麼要來和我們搶飯吃?”李川說自己真的很喜歡喜劇,入行做演員也是從演喜劇開始的,後來因爲長相的原因,演偶像劇的機會變多了。
李川提到的入行作品是《一起同過窗》系列,他發自內心地喜歡飾演的餘皓這個角色,羨慕餘皓“不在乎他人想法”的自我。時至今日,餘皓這個角色的喜劇風格和表演技巧仍然能夠被運用到李總的表演中。
現實生活裡的李川和餘皓不同,他更加循規蹈矩,所以想嘗試在舞臺上“發癲”,像節目中的水王陶宇傑那樣,做沒有立意和表達的“發瘋”的作品。說完這些,李川自己先笑了。
《一起同過窗》劇照
實際上,李川本人的性格極爲認真和有責任感。前幾天他和夥伴們一起復盤《喜劇大會》的表演,對自己的評價是在幾個助演節目中表現得不夠完美。演自己的節目時,他總是更鬆弛一些,“演好演壞,自己承擔就好了”;對於助演的節目,他會加倍練習,臨近上臺都要不斷地默詞、走調度,因爲“沒給別人演好,會非常自責”。
不過,李川可以肯定的是,《喜劇大會》之後,他的表演有了更大的進步。
如果一切如李川預期般順利的話,他應該更早地出現在喜劇節目當中。本來,他已經和鑫仔商量好搭檔上節目,因爲工作檔期相撞放棄了。鑫仔還專門爲《喜劇大會》錄製了視頻,吐槽李川在放鴿子方面“梅開二度”。李川也在節目中表示,每逢自己接到喜劇類綜藝的邀約,便會有新的戲要拍。
李川坦言,經紀團隊此前對自己上喜劇綜藝是有顧慮的,“一直不希望我去演喜劇”。他理解這種顧慮,在喜劇舞臺上塑造李總,與在影視劇作品中的表演是全然不同的調性,李川在出道後塑造了很多溫暖、親和的角色,經紀團隊擔心他在塑造油膩霸總之後,很難再演回之前那些類型的角色了,因爲觀衆很難再對此建立信任。
確實,在《“凡死”人了》表演結束後,謝娜問李川是不是平時就和李總有幾分相似,他回答自己現實生活裡是個親民的人,馬上招來了現場一衆HAHA MAKER的“反對”。這一方面說明他塑造的霸總深入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經紀團隊的顧慮。
不過李川自己覺得沒那麼擔心,如果就此被貼上了霸總的標籤,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觀衆對自己的認可。他覺得貼標籤不是壞事,他關心的是如何爲自己貼上更多標籤。更多的標籤,意味着他有能力創作更多角色,創作更多讓大衆喜歡的作品。
比如他想演反派,“最壞的反派,不是壞的流於表面,而是讓人發自內心痛恨的。”或許正因爲此,他在爲別人助演時演了一個反派,實際效果不如他預期,他覺得遺憾。他告訴博客作者,在《喜劇大會》後續他會嘗試拋棄李總的人設,去尋找其他的突破口。
對於李川來說,喜劇並不是他唯一的選擇,而更像是錦上添花,他在做記者、主持人、演員上都做得不錯,但他喜歡喜劇。如同很多80、90後的孩子一樣,李川從小看周星馳的電影長大,《唐伯虎點秋香》《喜劇之王》《食神》……每一部他都反覆觀看、如數家珍。
還在做記者時,他有一次趕上週星馳的新電影《西遊·降魔篇》的首映,本來那次採訪安排了李川的同事,他得知消息後請求和同事換了班。採訪當天,他提前半小時到採訪現場等候,和攝像師溝通採訪正式開始後要搶最中間的位置。結果採訪臨時更換了地點,加上是羣訪,李川拼了老命才擠到前面問了兩個問題。
相比於採訪本身,在李川的記憶中,那次見到周星馳更多的是讓他有種追星成功的感覺。現在,作爲演員的李川不僅擁有了不同類型的代表作,也實現了演喜劇的夢想。他說,如果此刻再有機會問周星馳一個問題,他想問問對方的創作理念,還有創作靈感的來源。
至於爲什麼不是向星爺詢問一個合作機會,說話風格一直都很有喜感的李川突然變得有些嚴肅,他說:“這種機會一定要靠自己爭取,我希望能夠堂堂正正地去面對星爺,去面對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