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火爐"伊朗 只需一個空水瓶

對於戈壁荒漠佔領土面積一多半的伊朗來說,水是極其昂貴的資源。但記者入境以來沒花一分錢買水。這是因爲伊朗城市裡大街小巷總能找到飲水。這些優質的礦泉水冰涼愜意,回味甘甜,來自數百公里外的雪山,通過管道被引到尋常巷陌。這既得益於政府惠民政策,更源於波斯人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互助精神,使得他們在這荒原上得以生存。

直飲水

七八月份,是體驗伊朗式高溫的季節。在陽光下站上10分鐘,準保你烤得“外焦裡嫩”。水,在這樣的季節,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更迫切。記者入境後得到的第一瓶水,是在德黑蘭廉價酒店投宿時店主贈送的。喝完水後留下的1.5升空水瓶,從此伴隨着記者完成了接下來的十天“火爐”之行。這樣的經歷,在之前去過的18個國家裡從未有過。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實很簡單,因爲伊朗街頭隨處可見直飲水機。在首都德黑蘭的許多公共場所,如大巴扎、車站、清真寺、博物館、街頭等地都能看到。直飲水機的樣子並不統一,有按壓式,有水箱式,總之打開水龍頭想喝多少都行。儘管外面驕陽似火,但是這些直飲水卻清涼甘甜,如同冷藏過的一般,接入瓶中可以看到幾乎沒有什麼雜質。在一些不方便接管道的地方如巴扎,也會每隔幾百米在最顯眼的位置安放一個水桶。旁邊放着空杯子。一些伊朗人還會隨身帶着杯子接水。

不少人在伊朗都有這樣的經歷,最初只是向主人口水喝,結果最後卻被主人留下來吃飯。與記者隨行的哈桑說,伊朗地理條件十分艱苦,沙漠性氣候缺水是致命問題。如果不互相幫助很難生存,所以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深刻理解只有分享才能生存的道理並延續至今。

直飲水機在中部城市亞茲德尤其多。哈桑先生說,這些清涼的直飲水是從400多公里外的雪山上通過管道引過來的,由政府投資興建,百姓免費享用。未來還準備修建新的管道,將水引到更多的城市。

坎兒

對於生活在城裡的人而言,如今飲水已基本上不是困難的事。那麼在偏遠的鄉村縣城,人們又是如何解決飲水問題的呢?在中部小城亞茲德附近一處有上千年曆史的村落裡,記者發現了不少井的遺蹟。當地人說,波斯語稱之爲“坎納孜”,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坎兒井。

據考證,坎兒井的源頭正是波斯。其分佈地域以伊朗高原爲中心,東至中國新疆,西至摩洛哥。 據史料記載,伊朗人起碼在2500多年前阿契美尼德王朝年代就懂得如何建造和使用坎兒井了。新疆的坎兒井正是隨着伊斯蘭教的傳播而進入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語稱爲“坎兒孜”。今日伊朗是世界上擁有坎兒井最多的國家。如果將這些坎兒井連接在一起,可以繞地球8圈。

坎兒井不僅解決了波斯人的飲水問題,而且還滿足了農業灌溉的需要,成爲世界荒漠地區綠洲文明的象徵。2014年,“伊朗坎兒井灌溉農業遺產系統”入選世界農業遺產。可以說,坎兒井的發明是波斯人爲生存環境所迫的智慧結晶

亞茲德水博物館裡,記者瞭解到坎兒井的原理及構造。坎兒井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四部分組成。其原理是從高處起距離一定間隔打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用井底暗渠相連,引水下流,再與地面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目的地。水通過地下水渠傳輸既可以保證地下水不會蒸發,同時也能確保水質乾淨不被污染。澇壩的主要作用就是蓄水以供人畜使用。

令人叫絕的是,這些坎兒井不僅解決了人們的用水問題,其複雜的地下建築也成了人們避暑之地。波斯人在地下修建休息室,與坎兒井直接相通。室內有平臺可供人們躺臥,室內正中央是水池,通過管子將地下水引入。屋頂有天井,兼顧換氣與照明,一舉兩得。在酷暑難耐的時候,來到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天堂。記者在大理石的石臺上坐久了,甚至還會感到絲絲寒意。據測試,地下休息室溫度比室外足足降低了20多度。

掘井人

由於坎兒井工程浩大,耗費大量資金,並且充滿生命危險,因此挖井人在伊朗社會地位很高,收入頗豐。挖井人普遍身材矮小,估計在160釐米以下,這樣纔可確保地下水渠不太高,從而節約挖掘成本。記者試圖鑽進這樣的地下水渠,發現根本無法進入。然而就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裡,挖井人躬着腰用極其簡陋的工具一點點艱難開鑿出水渠。爲了便於水流動,掘井人還必須將水渠儘可能地鑿平整,並將清理出來的沙土碎石小桶一點點全部運到地面,工程量巨大。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塌方時有發生,因此挖井人都戴着用棉花填充的簡易帽子,衣服和帽子都是白色,這樣在光線昏暗的地下容易被發現。

雖然如今伊朗引入了現代水利工程,但是在偏遠地區,掘井人的工作仍然必不可少。因爲掘井的工作太過辛苦和危險,年輕人大多不願幹,因此不少掘井人都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