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7成國人缺乏維生素D 可日曬、飲食補充

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指出,近年健檢民衆中發現,高達25%的30~60歲受檢者有骨質疏鬆問題,這是很可怕的現象,尤其受到美白觀念影響,年輕女性不愛曬太陽,有的則是有乳糖不耐症,導致越來越多年輕女性有骨鬆問題。

朱光恩說,骨質密度分兩等級,初級是骨質流失,更爲嚴重的是骨質疏鬆,一旦骨鬆就容易造成骨折,可能一跌倒就會摔斷骨頭,死亡率也很高。

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家醫科醫師唐雲華表示,維生素D可以調節血液中鈣離子濃度,促進鈣質和磷酸鹽吸收,骨骼、肌肉生長都很仰賴它,長期缺乏就會導致骨質疏鬆、肌少症。維生素D不足,會降低免疫細胞的調節能力,使得身體容易發炎,包括三高疾病、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與各種過敏都會隨之而來。

另外失智、失眠、憂鬱症、慢性疲勞、腸胃不適、偏頭痛、多囊性卵巢症候羣和不孕症,也都被認爲與維生素D不足有關。

那麼應如何補充維生素D?朱光恩表示,維生素D可以透過皮膚製造,平均每天應接受早上十點到下午三點的陽光照射至少15分鐘,且不能擦防曬,此外,也能透過平時飲食攝取,包括豆漿、菇類含有D2,鮭魚、魚油、牛奶等動物性維生素D,則有更豐富營養的D3。

若飲食攝取來不及,朱光恩指出,還可攝取「非活性維生素D」,藥局、賣場常見的就是非活性,至於「活性」維生素D,主要提供給已經有高風險骨鬆者,通常需由醫師開立處方箋,以避免過量導致高血鈣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