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部不同調? 臺電估:沒核四2018才缺電

▲臺電資料顯示,在用電成長率1.47%的前提下,缺電風險可望延後至2018年。(圖/臺電提供)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雖然經濟部一再強調,核四不商轉、現有核電廠不延役,2016年就有缺電風險,但臺電的滾動式檢討評估資料卻顯示,在用電成長率1.47%的前提下,缺電風險可望延後至2018年。

經濟部能源副局長吳玉珍23日表示,經濟部先前公佈的預估值,前提是「用電年均成長爲1.89%」及「全面性強制性節電之用電成長率1.41%」,和臺電「用電年均成長率1.47%」的條件不同。

我國電力備用容量率若低於10%,就有缺電風險。臺電資料顯示,若臺灣用電年均成長率爲1.47%,在覈四不商轉、核一二三廠不延役的情況下,電力備用容量率到2018年,纔會降至9.8%,出現缺電風險。

臺電官員解釋,一直有在做滾動式檢討,每年進行2到3次,會參酌經濟成長率等數值,估算我國電力備用容量率的變化。面對媒體質疑,爲何不主動公佈滾動式檢討結果?臺電官員坦承,「是我們內部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臺電官員21日對媒體說明核四議題時,並未告知滾動式檢討相關資訊,直到23日遭媒體揭露「2018纔會有缺電風險」的消息時,纔對滾動式檢討預估值加以解釋。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指出,所有預測分析都有情境假設,能源問題相當複雜,因此有更多情境假設,經濟部的用電成長率設定在1.89%,「比較務實」,接近我國未來實際用電情形

杜紫軍強調,臺電的用電成長率假設爲1.47%,是以「所有節能措施,在這兩年內可發揮8成效果」爲前提,較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