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鬣狗和平相處200年。鬣狗人逐漸與它們發展出跨越物種的友誼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每當夜幕降臨,一羣鬣狗便會聚集在埃塞俄比亞城市哈勒爾的廣場上。

(哈勒爾廣場上的鬣狗)

這些鬣狗膽子很大,它們不在乎周圍清真寺裡傳來的陣陣祈禱聲,也不理會周圍人們的活動,它們待在廣場沒有光的角落裡,在碎骨和玻璃片上踱步,發出一陣陣駭人的聲音……

(哈勒爾廣場上的鬣狗)

過了一會兒,年輕的阿巴斯·優素福來到了廣場上。

鬣狗們立刻站了起來,彷彿在等待着什麼指令一般,隨着阿巴斯的一聲口哨,一羣鬣狗衝了出來,圍在他的身邊。

阿巴斯一邊叫着,一邊扔出幾塊肉,看着鬣狗們在自己腳邊搶來搶去。然後他朝遠處的遊客招招手,讓他們舉起手中插着肉的棍子遞給鬣狗。

(穿白衣服的阿巴斯正在跟遊客一起喂鬣狗)

鬣狗會試探着從人類手中奪走肉再跑遠,人類也咯咯笑着往後退去……

“沒問題的,別擔心。”阿巴斯一邊鼓勵着遊客,一邊把一根棍子叼在嘴裡,親暱地遞給鬣狗享用……

(阿巴斯正在喂鬣狗)

在一些科普和文學故事的引導下,鬣狗被人們視爲惡毒、墮落的食腐動物,每當“正義”的獅子、獵豹辛苦地打獵成功後,這些鬣狗總是一邊發出瘋狂的笑聲,一邊趕走它們,不勞而獲地搶走它們的戰利品。

(動畫片《獅子王》裡的鬣狗)

在非洲地區更是如此。

在埃塞俄比亞當地新聞中,經常報道鬣狗搶走嬰兒的故事。

在該國家大部分地區的文化中,鬣狗更是邪惡的象徵,每個擁有“邪惡之眼”的壞人總會在深夜變成鬣狗襲擊自己的鄰居。

因爲這些原因,鬣狗的聲譽變得非常糟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甚至將“恢復其形象”當成了保護鬣狗物種的第一要務。

(埃塞俄比亞的鬣狗們)

但在哈勒爾這座城市,鬣狗卻過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哈勒爾,鬣狗是保護人類免受邪靈傷害的護衛。

根據當地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一個編織籃子,在裡面放好餐桌上的剩菜,每當夜幕降臨後,就把籃子放在屋外的小巷裡。

鬣狗會吃掉人類留下的食物,作爲回報,它們會保護人類的家宅不被邪靈侵入,這是自古就流傳下來的交易。

(走在小巷裡的鬣狗)

在當地人的心中,鬣狗還能充當人類與死者溝通的媒介。

人類學家馬庫斯介紹說,因爲鬣狗的感知能力遠比人類要出色得多,所以當人類觀察它們時,總會發現它們好像在關注着另一個世界的動靜。

(哈勒爾的鬣狗)

在哈勒爾還有個傳說:

在幾個世紀之前,當地發生過一場饑荒,飢腸轆轆的鬣狗捕食了那些體弱多病的人。

聖人商議之後,跟鬣狗們達成了契約,鎮民給鬣狗喂粥,鬣狗就結束襲擊。

如今這段傳說已經變成了當地伊斯蘭教的習俗,在伊斯蘭曆正月初十這一天,當地人會在城外的幾個神殿裡爲鬣狗準備粥,如果第二天粥被吃了,意味着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鬣狗會保佑城市的安定。

(哈勒爾關於鬣狗的岩石畫)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哈勒爾人對鬣狗有着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會主動尋求與鬣狗和諧相處的方法。

幾個世紀以來,哈勒爾人將鬣狗當成了城市的垃圾處理系統,在築造城牆時,他們特意開了個“鬣狗門”,允許鬣狗在深夜進入城市,吃掉人們扔在大街上的內臟等垃圾。

(正在吃肉的鬣狗)

這個效果非常不錯,雖然周邊城市偶爾會出現鬣狗襲擊人類的事件,但在哈勒爾,人類已經與鬣狗和諧相處200年了。

(阿巴斯正在與鬣狗交流)

在相處的過程中,哈勒爾也出現了一個獨特的職業——鬣狗人。

這些人充當起了人類與鬣狗之間的橋樑,負責引導鬣狗來到城裡吃飯,也保證鬣狗不會去攻擊人類。

而阿巴斯一家,就是祖傳的鬣狗人世家……

(阿巴斯希望他的孩子們也能成爲鬣狗人)

阿巴斯從小就跟着父親一起喂鬣狗,父親扔肉,他就把食物殘渣丟給鬣狗,久而久之,阿巴斯跟鬣狗產生了很深的聯繫。

阿巴斯給所有鬣狗都起了名字,雖然有些鬣狗還是很懼怕人類,不肯接近他,但那些友好熱情的,甚至已經來到他家做客了!

(來阿巴斯家串門的鬣狗們)

甚至有些鬣狗還“回請”了阿巴斯,帶着他回到自己的巢穴裡,介紹家裡的幼崽給他認識。

(阿巴斯正在跟鬣狗幼崽玩耍)

在阿巴斯的陪伴下,這些鬣狗也表現出了“狗”的一面。

它們會乖乖地排隊,等着輪到自己吃飯,也時常像狗狗一樣頑皮地爬到阿巴斯身上,撒着嬌催促着阿巴斯趕快餵食。

(撒嬌的鬣狗們)

阿巴斯說,不管有沒有遊客,他每天都會來喂這些鬣狗,他也對它們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最喜歡的鬣狗是一隻名叫查爾圖的雌性鬣狗,幾個月前,它無意走進鎮上的一座辦公樓,遭到了警衛的棍棒毆打。

聽到消息後,阿巴斯找了一輛救護車,把查爾圖帶回了自己家,希望能照顧它恢復健康。

遺憾的是,查爾圖最終還是去世了,阿巴斯說,當時他覺得自己失去了一個家人……

(被毆打的鬣狗)

隨着越來越多的遊客見證了阿巴斯和鬣狗之間的友誼,“鬣狗人”的稱號也被更多人所知曉。

現在,阿巴斯已經成了這個城市最大的吸引力,遊客們會來到這裡見證鬣狗與人類共生的奇觀,阿巴斯也帶着遊客體驗與鬣狗的親密接觸。

(人們正在喂鬣狗)

埃塞俄比亞的政府也注意到了鬣狗的魅力,如今他們決定投資250萬美元,將阿巴斯曾經喂鬣狗的垃圾場改造成一個“生態公園”,裡面有商店、咖啡館和博物館,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遊客。

(阿巴斯正在喂鬣狗)

可阿巴斯在慶幸之餘也有一些擔心。

近些年來,隨着哈勒爾城市的發展,人類與鬣狗之間的關係反而越來越疏遠了。

(阿巴斯與鬣狗)

舊城牆已被遺棄,新的城市將人類和自然徹底分割開來,許多曾經被鬣狗使用過的路線都已經無法使用了。

(如今繁華的城市)

人們擔心有朝一日,鬣狗會遠離這座城市,徹底回到荒野之中……

(阿巴斯來到野外與鬣狗交流)

對於城市裡生活的人來講,城市的發展無疑代表着生活的便利。可從另一方面來看,城市越繁榮,似乎情感就越稀薄。

我們無法判斷哪個纔是對當地人更好的,只希望人與鬣狗共同生活這樣有趣又少見的一幕,能夠多存在些年吧……

(哈勒爾的鬣狗)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4/apr/05/hyenas-harar-ethiopia-how-city-fell-in-love-with-its-bone-crunching-scavengers-a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