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丨科研工作者要踐行“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今天是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如今已成爲我國學界一種廣泛共識和價值追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科研該怎麼搞,學問該怎麼做呢?

首先,科研和學問從來就不是高閣之上的玄想,而必須根植實踐、服務實踐。搞科研、做學問,本質就是一個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是科研工作的鮮明特徵。然而,仍有一些人習慣於自說自話、孤芳自賞、自我陶醉,從主觀到主觀,從概念到概念,貌似高深,卻無法落地,有的還是無病呻吟、故作深沉。對這種熱衷於空對空的研究誤區必須高度警惕,徹底摒棄。

其次,廣大科研工作者應腳踏實地,以求實嚴謹的作風得出可信結論、可靠成果。不少時候,一些所謂專家沒做研究,張口就來,如“‘清倉式’遙遙領先”等,以致原本充滿褒義的“專家”稱謂有時竟被解讀爲“專門騙大家”。這不能不是科研工作者的悲哀。2022年5月19日,“建議專家不要建議”衝到了熱搜第一。可見,網友多麼渴盼真正有含金量的專業性建議。這就要求搞科研、做學問必須做到“學理有據,論從證出”。

再次,廣大科研工作者特別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善於發掘具有中國特色的學術議題、建設具有中國氣派的學術體系、推出具有中國風格的學術成果。我們有一些社科研究“言必稱西方”,把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閒置於一旁,做成了徹頭徹尾的“洋學術”。這樣做無法汲取本土化有機養分,自然也就難於轉化落地。例如,著名新聞學教授陳力丹就批評不少傳播方面的論文照貓畫虎,機械套用西方量化模型,追問“這樣的論文除了自我欣賞,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搞科研、做學問還要回答和解決好“爲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都有祖國。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不惜放棄國外優越環境和待遇,衝破百般險阻回到祖國,爲國家建設和發展奮鬥一生。這種把個人發展同祖國命運緊緊相連的以身許國、科技報國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正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所倡導的科研價值觀。

搞科研、做學問當然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但更重要的使命在於增進人民福祉,推動社會進步。廣大科研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價值取向,把學問做到人民的心坎裡。前幾天是袁隆平逝世3週年紀念日,網上自發的懷念、紀念文章浩如煙海。很顯然,這都是衝着“雜交水稻之父”畢生研究成果爲天下蒼生所帶來的巨大福利而去的。

有些人搞科研、做學問,過於追求個人名利,把成果和論文作爲換取名利的資本、籌碼。這是科研價值觀出現了方向性錯誤。古代學者張載尚且懂得“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今天的科研人員如果只爲追名逐利,那不止是沒有格局,更會因爲價值觀異化、扭曲而難有作爲。正如古希臘神話中所向無敵的英雄安泰只要身體離地就會被擊倒,離開了國家需要和人民呼喚,科研工作者就沒有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曾鴻

(作者系重慶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