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瞭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

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示範校哈姆丹學校和亞斯學校40名中小學生代表分別用中文致信習近平主席,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和熱愛,立志做中阿友好的使者。近日,習近平主席覆信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學生代表,勉勵他們學好中文、瞭解中國,爲促進中阿友好貢獻力量。習近平主席的回信,既對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培養了一批中阿交流小使者感到欣慰,也對開創中阿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提出殷切希望。

語言是國際交流、人心相通的重要工具。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同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教師代表和學習漢語的學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2022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覆信沙特中文學習者代表時強調,語言是瞭解一個國家最好的鑰匙。人類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各國人民之間的溝通理解,首先是通過語言來實現的。因此,開展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中文教學必須先行推廣。2019年7月,在習近平主席與時任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穆罕默德共同見證下,中阿雙方在北京簽署備忘錄,正式啓動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5年過去了,在中國與阿聯酋的共同推動下,截至目前,阿聯酋已有171所學校開設中文課程,7.1萬名學生學習中文,“學中文”成爲了阿聯酋的新風尚。從更大範圍來看,根據教育部2023年數據,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中文教學,81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開設中文課程的各類學校和培訓機構共8萬多所,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30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接近2億,中華語言文化“走出去”取得重大進展。隨着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中文學習將日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會把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也會有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來華留學。以語言爲媒,我國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會再上新臺階。

文化是國際交流的根基底座,開創中阿關係新紀元,關鍵在於文明交流互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和文化基因。中國文化以深厚的底蘊、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瞭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體驗中國的窗口。從阿聯酋“百校項目”示範校哈姆丹學校和亞斯學校40名中小學生代表向習近平主席的致信內容來看,他們表達出了對中國文化的嚮往和熱愛。進入新時代,我國在許多領域都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特別是在文化領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七個着力”,最後一個就是“着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鑑”,這爲新時代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指明瞭方向。同時,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堅持開放的心態,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鑑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和有益經驗,通過互學互鑑,增進相互理解,推動各國人民民心相通和中外人文交流。

青少年是世界的未來,開創中阿關係新紀元,重點要推動青少年的交流交往交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九屆青年論壇開幕式上的賀詞中指出:“世界的未來屬於年輕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擔當,人類就有希望,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在覆信阿聯酋中文教學“百校項目”學生代表時他強調青少年代表着中阿友好關係的未來,並表示歡迎阿聯酋青少年來中國看熊貓、登長城,長大後到中國讀大學,也歡迎更多的阿聯酋青少年學習中文、瞭解中國,同中國的青少年交流交心、互學互鑑,把友誼的種子根植在心裡,爲開創中阿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力量。青少年代表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未來。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演講時宣佈:“爲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願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習近平主席向美國青少年發出的邀約,旨在爲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爲推動兩國民間交往匯聚更多力量。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出訪法國時指出:“我們歡迎法國擔任今年中國國際教育年會主賓國,推動未來3年法國來華留學生突破1萬人、歐洲青少年來華交流規模翻一番。”從某種程度上,重視青少年,就是重視國家和世界的未來。從未來的發展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到底是靠一代又一代有遠大志向、家國情懷的青少年來實現。世界的繁榮昌盛,各國人民和諧共處,也必然要靠廣大的青少年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近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肩負着實現各自民族振興、加快國家建設的時代使命。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彰顯我們開闢中阿關係新紀元、開創美好世界新未來的共同願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需要持續加強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以語言爲橋樑,以文化爲載體,以青少年爲重要新生力量,積極在教育、經濟、旅遊、文化等領域開展一系列高水平的人文交流活動,增進相互理解和民心相通,努力把中阿關係打造成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標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樣板、不同文明和諧共生的典範。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本文系該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理論體系研究”[GY2023001]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13日第5版

作者:姜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