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中國?德奧前政要籲:應聚焦「去風險」而非「脫鉤」
「絕非遠離中國」,德奧前政要籲:解決中歐經貿爭端要找到解決途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歐之間的電動汽車爭端經歷波折和紛擾,雙方正試圖撥開層層雲霧。近日,中歐技術團隊在北京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價格承諾方案的內容進行了5輪磋商,取得了「技術性進展」。中歐雙方11月8日均表示,在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大幅加徵關稅的決定生效後,雙方的磋商仍將繼續進行。
與此同時,中國商務部於11月11日發佈《關於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的補充公告》,11月15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
據《南華早報》報導,歐盟駐華代表團團長庹堯誨(Jorge Toledo)11月9日在上海出席活動時就中歐貿易爭端表示:「我們不想打貿易戰,只想要透明和公平的市場環境。」
據澎湃新聞報導,11月9日,在「多極化世界中的中歐關係」研究報告發佈會暨「中國歐洲研究智庫網路」成立儀式上,中國商務部歐洲司歐盟處處長陳永芳發言表示,「中歐作爲朋友、夥伴,摩擦和分歧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從來不怕問題。」
陳永芳指出,從去年以來,歐盟對華髮起的貿易調查數量比往年顯著增加。儘管面臨種種挑戰,但堅信中國作爲歐盟的成熟貿易伙伴、全面戰略伙伴,有決心、有意願也有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
在會議期間,對於電動汽車爭端的走向,中歐雙方多名學者對澎湃新聞表達了樂觀的預期。德國前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表示,好消息是中歐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中,作爲合作伙伴會去找到解決途徑,關稅和制裁只會導致「雙輸」。
不過,歐盟不斷推出對華「去風險」相關舉措,中歐對於「去風險」的理解存在分歧。
歐盟關稅措施真正作用到中企身上可能性很小
根據「多極化世界中的中歐關係」研究報告,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都運往歐洲,在歐洲銷售的電池和電動汽車中有16%由中國製造。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銷售佔比以近2%的年均增長率快速增加,三年間已經由2021年的4%逐步提高至2023年的8%。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對歐盟實現「換道超車」是歐盟競爭力焦慮的現實根源。
去年10月,歐盟發起了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一年後,歐盟委員會稱,結束反補貼調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爲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今年10月31日起正式生效。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迴應:「不認同、不接受」,並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訴訟。
德國波恩大學政治科學及國際關係教授辜學武對澎湃新聞分析說,圍繞電動車爭端,中方的反應非常專業,沒有表態稱一定會進行反制和報復,而是繼續與歐方談判,並且向WTO起訴,符合國際規則。儘管歐方已經決定加徵關稅,但是措施實際落地並作用到中國企業身上,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電動汽車爭端只是中歐貿易摩擦中的一部分。陳永芳指出,歐盟除了傳統的貿易救濟工具之外,還有《外國補貼條例》、《國際採購工具》、碳邊境調節機制,電池和廢電池法案等,這些的確增加了中國企業進入歐洲的難度,也影響中國企業赴歐投資的信心。
自2004年以來,歐盟連續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多年來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近年來,受地緣政治、全球疫情以及歐洲「去風險」戰略的影響,中歐進出口貿易有所下降。
有風險也應共同面對而非相互威脅
在2023年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首次提出歐盟對華「去風險」。同年6月,歐盟出臺《歐洲經濟安全戰略》,明確提出歐洲經濟安全四大風險,即供應鏈安全、關鍵基礎設施和網絡安全、技術外流,以及經濟依賴武器化和經濟脅迫,並就「去風險」提出11項具體措施,促進歐洲經濟安全。該戰略未提及中國,在對華「去風險」問題上保持模糊。
談及歐盟「去風險」,奧地利前總理克里斯蒂安·科恩對澎湃新聞表示,這並不是特定針對中國,而是一個更普遍的對外戰略。歐洲在很多領域對美國的依賴也非常高。他舉了一個例子,歐盟今年3月批准了《關鍵原材料法案》,爲原材料消耗量設立三個標準:到2030年10%來自本地開採,40%在歐盟加工,25%來自回收材料。
「這意味着未來大部分原材料仍然來自歐洲以外的地區。」克里斯蒂安·科恩補充說道,所以「去風險」是爲了緩解和平衡風險,但絕不是遠離中國,事實上應該是相反的。他強調,如果「去風險」導致脫鉤,這絕對不符合歐盟的利益。
3月,範德賴恩在歐洲墨卡託中國研究所和歐洲政策中心發表了關於中歐關係的演講,她提出歐盟對華戰略應聚焦「去風險」而非「脫鉤」,重申降低對華依賴。
問及中方學者對歐洲「去風險」的理解,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9日的會上回答澎湃新聞說,「我認爲,『去風險』其實是歐方提給自己的一個問題。」首先沒有明確什麼是風險,在對華合作方面,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在歐方看來是一個風險,這種看法裡附加了很多假設性前提,第一個假設就是中國會把市場武器化,但從現實來看是非常站不住腳的。
關於「去風險」要怎麼「去」的問題,崔洪建認爲,歐洲實際上也陷入了一個比較大的困境,本意是想掌握政治上的主動權,怎麼「去風險」始終由歐方來定義,但落到現實層面後風險可能會擴大。未來可能會有不良傾向,即只要中方任何一個領域一旦具有競爭力,就會被歐方視爲風險,風險擴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去風險」就變成了「脫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歐洲所負責人金玲迴應澎湃新聞說,對華「去風險」,歐洲從戰略上基本上形成了共識,但是怎麼去做仍然有很大分歧。法國希望「去風險」是超越經濟領域的,甚至可以和政治等都聯繫在一起,但是德國可能就更多希望把它侷限在經濟領域。她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是,歐洲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聲音,對去風險戰略的實施抱有懷疑態度。
「需要向歐方傳達的明確信號是,很多的所謂針對中國的『去風險』是基於一個並不存在的假設情況。」崔洪建表示,如果有風險也是共同面對,而不是相互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