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70%臺灣人渴望創業 能力堅定度待加強
文/陳芳毓
愈來愈多臺灣年輕人熱衷創業。全球直銷業龍頭安麗進行跨國性的「全球創業調查」,今年首度納入臺灣,從臺灣創業地圖中,有哪些新發現?
你有沒有感覺,近幾年來,身邊愈來愈多人討論創業,甚至毅然離開職場,真正創業去?
「創業熱」不只發生在臺灣,也是全球熱門現象。中國大陸近兩年興起「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熱潮,就是最好例子。
此時此刻也是臺灣人創業的最佳年代。目前共13箇中央政府部會與地方政府,提供99個輔導補助方案、105個育成中心,獎金與貸款超過百億元。
爲了解創業者是否具備必備的資源及能力,2008年起,爲了關懷年輕人的未來,全球直銷業龍頭安麗(Amway)每年發起跨國性的「全球創業報告」。今年主題定爲「工作環境變遷中的創業精神」, 共有45國、超過5萬位受訪者參與調查。 今年,臺灣也首度列入這項調查範圍內。
結果顯示,當問到「你認爲創業是好的職涯發展嗎?」臺灣人答「是」的比例達70%,遠高過全球平均值56%。
再問到,「你承擔創業的壓力決心」 (堅定度)時,臺灣同意的比例只剩32%,低於35歲的人口更剩下27%,遠低於全球平均的49%。
這項結果顯示,臺灣是全球人口中最想創業、卻最不敢創業的地方。令人吃驚,卻不意外。
2012年,《遠見》曾在封面故事〈年輕人憑什麼贏〉的調查就發現,25到40歲臺灣人中,74.6%想過要創業,但只有26.7%會採取行動。
無獨有偶,由倫敦商學院2015年「全球創業觀察報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也指出,全球60國中,臺灣「創業意圖」排名19,但「創業能力」卻倒數第一。三份結論相近的調查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臺灣人創業意願濃厚,憂的是,在百花齊放的創業資源背後,多數人似乎還差最後一哩路付諸實現。
發現1〉 創業意願高,對環境樂觀
先來比較臺灣人與世界對創業態度的差異。
安麗調查指出,臺灣有88%受訪者對創業抱正面態度,高過77%的全球平均。其中,35歲以下的臺灣人對創業正向態度更高達91%,超過中壯年。
不只想創業,多數臺灣人也認同,創業是大勢所趨。當問到,「認爲臺灣市場自僱/個體經營的趨勢是?」時,55%認爲,臺灣人五年內「自僱」(薪水直接由客戶提供)的比例將增加,這個數字也遠高過全球(39%)與亞洲平均(45%)。而且年紀愈輕的臺灣人,認爲自僱者將增加的比例愈高。
可能因創業氣氛熱絡,臺灣人對於市場開發相當樂觀。安麗調查發現,臺灣人對於「開發新客源,並向他們提供產品或服務感到自在」的比例達63%,也高過亞洲與全球平均。
參與安麗調查的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主任陳意文指出,臺灣人認同創業、想創業,卻不會真正創業,代表臺灣人「愛上對創業的美好想像」。
這種想像,其來有自。臺灣97%公司是中小企業,多數人都有親友創業,對創業態度正向;媒體也喜愛報導「白手起家」「辭職開店」的成功故事,全球創業觀察報告的54國中,「將創業視爲好職涯選擇」的比例,臺灣排名第七;臺灣媒體對創業議題關注度甚至排世界第一,在在推波助瀾了創業熱。
陳意文認爲,人們有多渴望創業,代表對經濟現狀有多不滿。臺灣經濟低迷,加上長年低薪資、高工時;35歲以下的年輕人出社會時,臺灣又正邁入薪資停滯期,對職場失去期待的人,只好「把創業當成避風港。」
安麗調查也呼應了這個推測。對臺灣受訪者而言,創業最有吸引力的是「實現自我價值,體現個人理想」,100人中有79位會因此創業;其次爲「能更好地兼顧家庭及事業,享受生活」與「不再受僱於人,當自己的老闆」。
發現2〉誤解創業價值,實踐力低
然而,這些是好的創業理由嗎?回答這個問題前,先來定義何謂「創業」與「創業精神」。
經濟學家熊彼德(Joseph Alois Schumpeter)指出,企業家所從事的工作是「創造性的破壞」;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則說,創業者最重要的事,在於「做一些與衆不同的事,而非將原來已經做過的事做得更好。」並不是每一個新的小型企業都是一種創業家行爲,或代表着創業精神。
例如,南投竹山民宿「天空的院子」創辦人何培均貸款1500萬,將老宅整修成民宿,帶起青年返鄉創業熱。一戰成名後,他沒有落入「快速複製」的商業慣性,而是持續深化,將文化觀光從一間民宿,擴大到一個社區、一個鄉鎮,拉長旅客停留時間,帶動地方活化重生。
「臺灣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文化已經有點模糊了。我想把文化找回來,做民宿是一個媒介而已,」何培鈞說。
「創業就像社會企業,初衷都是關懷社會跟國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綜合規劃及生涯輔導組組長張靜瑩指出。
可見,創業核心價值不在「開店」,而在「行動」;不在「模仿」,而是「創新」,不僅要自我實現,更要改善社會。這對把「做網拍」「開咖啡店」都視爲創業的臺灣而言,不啻重大觀念衝擊。「我們對『自我實現』的定義要求不高,」陳意文苦笑。
「臺灣有創業,但創新在哪裡?」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認爲,創新能力不強,導致創業可行度受到挑戰。
發現3〉眼高手低,再多資源都不夠
專家的觀察,呼應了安麗調查中最重要的發現:臺灣人渴望創業、對環境樂觀,但創業能力與堅定度不足。
安麗將「渴望度」(創業渴望程度)、「可行度」(對創業的準備)與「堅定度」(承擔壓力的決心)三個指標,定爲「安麗創業精神指數」。臺灣與全球的指數皆爲50分,但「堅定度」卻偏低。
在臺灣70%的人同意「我認爲創業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職涯發展機會」(渴望度),只有47%人認同「我擁有一切創業必須擁有的技能和資源」(可行度);而當被問到「我的家人和朋友永遠不可能說服我打消創業念頭」(堅定度)時,同意度更只剩32%。
其中,35歲以下年輕人的數據滑落幅度最驚人。渴望度高達76%,可行度腰斬至37%,堅定度更只剩27%。
反觀全球與歐美,渴望度、可行度與堅定度相距不到10%,代表他們想到就會去做。
臺灣創業資源俯拾即是,許多更指名給年輕創業者,爲何他們仍覺得不足?
青創總會副秘書長陳麗華觀察,許多年輕人想創業、上很多課、接觸很多資源,看似積極,但因不確定能否獲利,「很多人是猶豫不決的」。
陳意文則認爲,35歲以上的人,成長過程中體制壓迫較大,看到一丁點創新機會就會緊緊抓住;35歲以下的人成長於富裕環境,資源需求的滿足點較高。
何培均回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幾已絕跡的臺灣,所以對追求擺脫貧窮的渴望很少。若不是父母親都創業,他可能也不會走上創業路。
關鍵歧異點還是教育。
首先,臺灣的教育不容許犯錯,但容錯是重要的創業精神;其次,「創業家即使沒有資源,也會無中生有,所以出問題的是創業精神,」陳意文認爲,臺灣把「創業精神」與「創業教育」混爲一談。
創業精神纔是最珍貴的心理資源,「沒有創業精神,給再多資源,他(創業者)看到的都是錢不夠多、空間不夠大、機會不夠好,」陳意文指出,因此年輕人會不斷抱怨、覺得沒有出口;但就算握有資源,一旦旁人質疑,還是會信心崩盤。
其實臺灣的創業資源,看在已創業的人眼中,一點也不輸其他國家。
網路餐廳訂位系統EZTable執行長陳翰林,近來跑遍日、港與東南亞。他認爲,在臺灣創業,雖然爸媽會擔心反對、社會可能不屑,但環境比其他國家好很多,「在香港創業更可憐,日本也是,甚至不給你機會……東南亞更是連創業的環境都沒有。」
尤其是日韓,因爲經濟活動集中在大財團,小型創業者幾乎沒有機會點,創業動機亞洲最低。但在中國,創業者即使沒把握,還是會去做。陳翰林說,「人格特質和社會氛圍是逼出來的,雙方互相支持鼓勵,化不可能爲可能。」
有次在創業聚會上,陳翰林聽見許多人抱怨「想創業,但錢不夠」「一天到晚在嫌創業環境的,都不是真正在創業的人,」他話鋒一轉,「同樣環境下,如果我找到方法,其他人卻無法突破,我就贏了!」
教育〉別隻教創業,要教創業精神
但是,創業精神怎麼教?
芬蘭、日本兩國都在中學教育就放入「創業家精神」課程,強調創業精神在「非商業領域」的應用。
歐盟主張,創業教育的益處不應侷限於興業、創新的企業與新工作機會。
日本也認爲,所有職業都必須有創業精神,每個學生都應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背景,成爲一位有開創思惟的工作者。
新加坡大學的創業學程便打破大學教育的框架,教授教理論,業師教實務。
第一階段,先修完商業模式、試場分析等12個創業學分;第二階段,去新創公司實習,明白創業家就是沒日沒夜的工作,過程中還要不斷寫計劃,送到國外姊妹校的創業加速器,把計劃與當地團隊交流。
修課期間,學生全住在創業家宿舍,在那兒工作、招募、想點子,「讓一羣肯定創業家精神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自然會有火花,」陳意文說。
因爲起步早、貼近實務,學生不會對創業懷有不切實際的想像,而會明白,「資源不是等人給,而是自己創造」。
政府〉別再給資源,但也不要再擋
「創業是一種實驗,而實驗本來就可能失敗,」陳意文舉例,有實驗精神的創業競賽,型態比較接近歌唱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人人有機會參與,但在過程中,每一輪都得面對不同挑戰,使參賽者在過程中持續成長或淘汰。
臺灣或許可以參考國外製作「創業精神教育白皮書」,規劃從中學到大學、社會教育,各該提供什麼樣的創業精神課程,「讓想創業的人去創業,不創業的人留在企業,還是有創業精神,商業環境纔是健康的,」她建議。
根據架構,各部會各司其職,提供系統化資源。「創業是一個旅程,不同階段要認識不同的人,整合不同的資源或和市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葉雲龍說。
政府究竟該怎麼做?
陳翰林笑稱,政府像父母,創業者是小孩;小孩自有人格特質,父母不用溺愛,「不需要給了,但不要擋……給自由發揮的空間,我就很開心。」
政府不用再給資源,但是也不要再阻擋,應該多參考國外的經驗,從精神、實務教育雙管齊下,及早建立對「創業」的正確認知。而欲掙脫職場、自我實現的人們,
應該想的不只是賺錢,而是要創新,將成功的機會放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