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語流失率高達90% 賴清德籲:沒族語就沒有原住民族

爲響應2月21日的世界母語日,原民會今天辦理原住民族語言復振頒獎典禮。(林良齊攝)

爲響應2月21日的世界母語日,原民會今天辦理原住民族語言復振頒獎典禮,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客家前輩鍾肇政曾說「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沒有原住民語語就沒有原住民,而臺語的流失率爲60%,客語爲70%、原住民族語爲90%,因此通過各式法案、計劃,支持原住民族語言復振。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表示,語言是讓族羣文化繼續流傳的工具,母語是族羣共同記憶,讓文化永續,一旦語言消失、文化也會消失,只有讓語言繼續流傳、文化才能繼續傳承,全世界有6000多個語言,其中有43%語言爲瀕危、平均每2周就有一個語言消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而訂定世界母語日,希望復振母語。

陳建仁提及,今天頒獎中除了原住民語言復振人士外,也包括有投入邵族語言復振的漢人蔡麗繡,也是重要推手,總統上任後重視母語傳承,保障語言發展、提高經費、成立原民研究單位,增加族語保母、幼兒園,鼓勵大家透過不同管道學習語言。

「語言是很重要的」,賴清德說,如客家前輩「鍾肇政」說過「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而沒有原住民語語就沒有原住民,臺語流失率爲60%,客語爲70%、原民語爲90%,總統蔡英文上任後把語言復振視爲重要任務,因此通過如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國家語發發展條例、國家語言復振計劃等,並主張「多元尊重」,希望大家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