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奪Google超強AI機器人大單
Google推超強AI機器人模型,讓機器人不只會摺紙、還會灌籃。(取自DeepMind YouTube影片)
輝達GTC大會下週開展前夕,Google於13日提前端出超強AI機器人模型,讓機器人不只會摺紙、還會灌籃,將先導入Google轉投資美國機器人開發商、有「特斯拉機器人佈局最大勁敵」之譽的Apptronik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引爆新一波機器人大商機。
臺廠當中,元太(8069)率先打入Apptronik供應鏈,提供其電子紙用於Apptronik人形機器人臉部及上半身,與人類進行溝通,扮演串聯人機介面溝通要角。
法人看好,元太近年強攻電子標籤等利基應用,站在節能ESG的大趨勢上前進,如今又新增機器人新應用,在Google超強機器人領頭下,元太也將跟着大啖機器人商機,後市更值得期待。
根據Apptronik介紹,該公司人形機器人採用元太的電子紙,用於人形機器人的臉部及上半身,透過電子紙來顯示訊息,與人類進行溝通;同時,也能顯示機器人的身分訊息,例如自定義名稱和機器人的當前任務或電池電量等,扮演串聯人機介面溝通要角。
業界人士分析,電子紙具備更護眼,而且更省電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機器人,隨着元太打入Google相關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也爲元太打響從消費性電子轉戰當紅的機器人應用的第一砲,更是電子紙應用再突破增添亮點。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強調,元太長期投入電子紙的創新研發,電子紙不換畫面不耗電,該公司期望能用低碳電子紙顯示器,取代所有表面來改變世界,讓世界因有了電子紙而更加智慧、環保和美好。
他說,電子紙只在換畫面時用電的低耗電特性,元太發展出P·ESG的特有架構,元太的產品讓所有表面數位顯示又低碳節能,成爲氣候變遷的下最好的顯示解決方案。
Google旗下DeepMind推出以Gemini 2.0大語言模型,訓練出用於控制機器人的Gemini Robotics和Gemini Robotics-ER兩種AI模型,前者強調通用、互動與敏捷性,可開發更擬人化的機器人,後者專注於空間理解,能更精準感知與推理環境。
經過Google新模型訓練的機器人,可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如流暢地摺紙、拉開夾鏈袋,甚至灌籃等,業界大爲讚歎。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器人學教授Ken Goldberg高呼爲「機器人領域令人興奮的進展」,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兼豐田研究院機器人研究副總裁Russ Tedrake也認爲對機器人而言「是重要的一步」。
Google規劃,相關新AI機器人模型將率先導入Apptronik的人形機器人,雙方攜手加速人形機器人發展,Google同時選定Agile Robots、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Enchanted Tools等一起合作。
Apptronik是Google大力扶植的美國機器人開發商。Google旗下DeepMind去年12月與Apptronik達成策略合作伙伴協議,將結合AI軟體與硬體,推進人形機器人發展,Google 2月更參與Apptronik上的3.5億美元A輪融資,合作關係愈趨密切。
法人看好,Google積極切入人形機器人「AI大腦」,打造能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的機器人模型,並攜手Apptronik打造新一代人型機器人,目標要打造低於汽車價格的家用機器人,將爲人形機器人市場增添更多商機,引爆新一波機器人熱潮。
經過Google新模型訓練的機器人,可執行更精細的操作任務,如流暢地摺紙。圖/擷取自Google DeepMind YouTube影片
Google推超強AI機器人模型,讓機器人不只會摺紙、還會灌籃。(擷取自Google DeepMind YouTube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