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江湖,米飯纔是武林盟主?
譚國鋒:趁熱吃,吃好再講。
譚國鋒
身價最高的華人主廚之一,
現親自掛帥餐廳《譚卉》。
多次爲泰國、日本、尼泊爾等國元首烹飪“家的味道”,
過去五年不斷拿下亞洲五十餐廳,米其林一星等成就。
如果粵菜的百花齊放是一場江湖之戰,那麼腸粉、牛河、靚粥的出現,勢必爲碳水在武林上爭得一席之地。
碳水中究竟誰將獲勝,或成爲爭霸中的武林盟主?就讓我們一同來對話粵菜之王、身價最高的華人主廚譚國鋒,來找尋答案。
飲食結構重組的當下,人們已經忽略 “碳水”在一頓餐中的重要性,更多注重肉類、 漁獲、蔬菜、瓜果。除了澳門。
對,在煙火氣繚繞、餐飲行業卷生卷死的澳門,依舊是碳水當道。目不暇接的燒鴨飯、西多士、鮮蝦腸粉、叉燒包、竹升面,可謂神仙打架,對食客來說需一天六頓才稍顯滿足。
小紅書@索大寶啦啦啦
想要隨便找上一家即刻能填飽肚子,卻口味驚豔的碳水小店,並不是件難事。因爲連街邊毫不起眼的攤位,都有可能拿着多年的米其林背書。是的,澳門的檔口老闆從未將碳水拋之腦後,且爲了品質不斷潛心鑽研。
檔口如此,名店亦如此。在主廚譚國鋒的手裡,主食的地位始終無法撼動,在採訪中他大方地袒露:“如果世界上只剩一種主食,那一定是米飯。”
小紅書@文森小助理
譚國鋒對之的喜愛,是就連主菜也要讓路的程度。
“在譚卉,我們都會觀察客人的年紀、胃口狀況,評估他的食量、以便於控制菜量。如果主菜的分量控制不好,哪怕再美味他們也吃不下主食;反之都會很樂意品嚐。”
手指翻飛下,各類食材搭載着碳水的底色,演繹春夏秋冬的韻味。二十四節氣的菜單創意裡,意味着主廚每年需要爲食客奉上300多道不重樣的主食,其中米飯佔最多。“米飯可以用很多數不盡的手法烹飪:夏吃泡飯,冬吃糯米,秋季食材最爲豐富不必多說。春季則可以選擇盛產的鮑魚、海蔘拿來燜飯。”
譚卉驚蟄菜單中的鮑魚海蔘雞粒燴飯。
只因對於中國人而言,吃得主食,才吃得心安。
吃得心安,纔是譚卉最終目的。
就如汪曾祺所言,家常酒菜,最見活色生香。採訪前,服務員端上來一份貌不驚人的煲仔飯,是珠江三角一代最平常不過的主食。但要想做到油香四溢、米飯粒粒分明,鍋巴脆而金黃又不粘牙齒,就不是一件易事。
食材投入的量、順序、時間,該如何用餘溫將窩蛋掌握的剛剛好,沒個幾年竈臺經驗,更是斷斷做不到的。最後,我們與鄰桌的食客交談期間,他如此評價:“這絕對是我人生中吃過最好的煲仔飯。”
爲了呈現碳水的最佳風味,主菜和主食之間,譚卉還特別配以古董茶(產自1994年)清口,再配以符合時令節氣的雞尾酒入口,爲了激發最大的香氣。
永利皇宮存儲於1994年的藏茶。
有人說,在譚卉吃一餐的時間成本太高了,整個吃下來加上喝茶品酒要三個小時打底,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嗎?可“慢食”是粵人骨子裡留下的代代相傳的生活習慣,快了就不見功夫,更了筋骨。
爲了這口好吃的飯。下功夫是必然的。
下環街市是最能偶遇譚國鋒的地方,他每天早上都要提着塑料袋,和賣魚的檔口進點貨,和賣海鮮的小販相聊甚歡,和賣蔬菜的攤主殺價。
所有商販知道他的眼光毒辣,最能識得好貨。漁貨新不新鮮,是否爲野生,看看就知道。後來,哪家新到貨、哪家專供老饕,商販都會在一早給他發訊息。就連今日誰家捕撈到最大對蝦,他都瞭如指掌。
人間煙火的菜市場,早已變成譚國鋒的天下。他在拿到食材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譚卉的食客加餐,真正的做到Tanmakase:下一道沒上桌前,你永遠不知道將要吃什麼。
譚師傅偶然在菜場收穫的加大碼林哥魚,
當天就被端上了食客餐桌。
如果沒有看到心儀的完美食材,譚國鋒還會轉個彎跑去不遠處的小檔口,吃一吃local美食。“我是一名生活在街上的廚師,特別喜歡到處尋找local的美味。”譚國鋒說,“尤其是冬季最常見的炒臘味糯米飯,最能呈現老廣風味的經典碳水。”
在老食客嘴裡,美食從不分貴賤,也許街邊的環境不似大酒樓鮮亮通透,但他們要的就是這古樸稚拙的人間味道。
COSMO對話譚國鋒
(以下簡稱COSMO爲“C”,譚國鋒爲“譚”)
C:在您來澳門的這17年裡,關於粵菜有發生怎樣明顯的變化嗎?
譚:粵菜包容性很強,它永遠在演變。很多古法粵菜的食材早已不能在菜單中出現,那麼我們尤其在取材方面,會選擇用別的食材來做替代。總的來說,是去創新中尋找守舊,再從守舊中創新。
C:有些餐廳,他們將預製菜作爲一門生意來經營,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生意模式?
譚:對於消費者來講,有一批是他們願意接受的。說不出來對與錯,只是餐廳需要交代清楚,包括餐廳的定位、定價和實際情況,如果消費者照樣願意買單,那就公平咯。
C:當代年輕人的口味多偏向於辛辣,這一定程度影響了大環境的餐飲結構。您是否會擔心流失掉這一部分的羣體?或者說,您會擔心他們的喜好可能對未來粵菜發展有一些影響?
譚:我的印象裡,江浙一帶在十年前能吃辣的人還很少,多數餐廳爲傳統的濃油赤醬做法。到了今天,川菜、火鍋在上海都具備不小的市場。隨着時代更迭,人口漂泊已經常態,口味變化不可避及,推陳出新未嘗不是好事。
圖片來源:小紅書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