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力所不及之處

如果你是愛書人,閱讀這部小說之初,將爲書中傳遞出來的情境所感動,或許會回憶童年時光書本接觸的喜悅,回想起從字裡行間開展出新奇世界的興奮;如果你相信知識的力量,或將感同身受於小說裡圖書義工夢想──駱駝載滿圖書,在荒涼貧困的非洲遊牧部落之間巡迴,推廣閱讀,幫助他們豐富人生、改變生命。然而隨着故事進行,心裡開始有些動搖,有些質疑。

故事背景肯亞東北部,居民以半遊牧生活爲主,多爲文盲,那兒落後、貧瘠、乾旱、饑荒傳染病肆虐。每週4天駱駝圖書館到部落,借書村民,本是良法美意,但在某些人眼中,卻是一種侵犯。反對者指責圖書館是外來事物,透過閱讀認識到的世界遙不可及,和本土的真實社會以及傳統沒有連結,只會讓自己感到羞恥。傳統讓他們懂得如何對抗乾旱和死亡,讓他們培養出與大自然應對的生存法則和生命哲學,這些不是文明社會所能瞭解的,更不是西方知識所能教導的。閱讀力量大,面對現實困境,卻有力所不逮之處。

讀到這些論辯,我們才發現,小說不是單純在講愛書的故事,不是在頌讚知識的啓蒙,而是讓我們省思,主流社會以文明進步爲名,把自身文化強加於邊緣的、少數的族羣,去改變他們既有的生活模式傳統習俗價值觀,是不是一廂情願的霸權?對於以國際觀、優越感看待本土文化的知識份子,無異於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