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學/曆法背後的數學原理

示意圖/ingimage

「單位」是數學課裡很重要的單元,像是公尺、公斤、公升。有了他們才能測量長度、重量、容量;同樣的道理,天、月、年也是單位,用來測量時間,讓我們知道現在是甚麼時刻,以及已經過了多久。

不過我更喜歡另一種比較有想像空間的說法,就是天、月、年是捕捉星辰,測量日月運行的單位。想想,的確沒錯吧?天是地球自轉一圈,月是月球繞地球轉一圈,年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嗯……大約啦。因爲現實世界的數字沒有那麼漂亮,像是1年365天,但公轉一圈大概是365.2422天,所以纔有2月29日這樣的閏年制度,就是爲讓天數更對齊一點。

聽起來很理所當然,可你知道光是閏年,人們就花了上千年的時間才制定好我們現在的版本。中間就因爲沒搞清楚,發生了很多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例如瑞典曾經爲了調整天數誤差,2月29日不夠用,還要多一個2月30日;又或者俄羅斯跟大家曆法沒有統一,結果去參加倫敦奧運,以爲是準時來開幕,結果發現根本遲到12天。從這個角度來看,平常考試算錯被扣幾分真的還好,人家算錯,是連奧運比賽都沒辦法參加了。

再來看比較小的時間單位「星期」。如果隨便問起一天,比方說今年2月6號星期幾,你能答得出來嗎?一般人可能都還是要查一下日曆,不過數學家可以掐指一算,一秒告訴你喔。

數學家康威發明了一套「審判日法則」,他發現很多「好記」的日期都是同一天,比方說4月4日、6月6日、8月8日、10月10日,他把這些日期取名爲「審判日」。爲什麼會這樣呢?你算算看這些日期的間隔,就會發現關鍵所在,都是「30+31+2=63天」,都可以被7整除,自然就會落在同一個星期幾。

你還能找到其他不同月份、但都同樣好記的審判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