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青春 書寫失根的家族史
第45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7日盛大舉行,評審與得獎者在會前合影留念。(杜宜諳攝)
根據統計,臺灣各式各樣的文學獎有200多個,做爲「元老」的時報文學獎,期許在傳統中創新。本次第45屆的報導文學獎,在各文學獎中首創鎖定家族書寫,除了首獎得主張蘊之,書寫了父親因越戰而逃來臺落地生根的故事外,更有以60歲之齡初登文學獎蔡仲恕的〈都是豬〉。
「臺灣已經來到每個人都可以出來說自己故事的時候」。報導文學組首獎張蘊之表示,對自己而言,參加此次文學獎的意義就在於一份社會責任,試圖與臺灣社會對話。張蘊之以一席越南傳統服飾「奧黛」走上頒獎臺,她娓娓道出,父親在越戰後來臺,母親則是1968年香港暴動來臺唸書,「我從小其實非常錯亂,在中華民國論述下,沒有我們家的位置,很多同學問我是外省人嗎?我好像是外國人吧!」
張蘊之說,等到政黨輪替,開始喊「我是臺灣人,我們要說臺語」,她發現還是沒有自己的位置,「我們家不會講任何一種臺灣的語言,除了國語」,而所謂的母語教育,也沒有把她的母語列入。
「可是據我所知像我們家這樣背景的家庭,其實是非常多,大家從小到大,因爲不是主流聲音,所以都保持安靜,這是有一點可悲的事」。藉着此次〈走進父親的越戰青春〉參賽,她希望也許接下來的10年、20年,可以一同擁抱充滿各式可能性的新臺灣。
報導文學組評審楊渡指出,大家在讀臺灣史往往發現充滿了執政者的謊言,但民衆卻在其中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或家族情感。「當我們書寫家族歷史,不僅是寫家族而且是用自己的家族,去書寫真實的民間的歷史」。像是在伊期坦堡的純真博物館,其中保留的洋裝、菸斗等小器物,都承載着家族的歷史記憶和情感。
作爲今年最高齡,且是首次獲得文學獎得主,蔡仲恕表示,自己是工程人員,但30多年來脊椎受傷只能長坐輪椅轉而喜愛創作,如今已自水利署退休,雖也持續創作,但特別有感「寫其他的故事沒那麼順,寫自己家族的故事反而是2、3天就完成」,從自己的生活出發特別深刻。
作爲小說組評審之一的林黛嫚則指出,「都說文學反映社會,臺灣的創作者不斷在各種作品裡演繹我們社會的變化」。從本屆作品中看到了時代,也期待每個創作者都帶着地域性、時代性的特色,將新的創作生命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