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費跌也沒用 好市多無意降價

好市多過去18個月經歷數次調薪後,美國員工的平均時薪逾25美元(約臺幣800元)。圖/路透

運費與大宗商品價格近來雖有回跌跡象,但以低價取勝的倉儲量販巨頭好市多(Costco)不爲所動,仍無意降價回饋顧客,原因出在付給供應商的價格幾個月前就鎖定,還有人力成本上漲的壓力。

好市多財務長加蘭提(Richard Galanti)指出,儘管運費及汽油、鋼鐵等商品價格下跌,該公司全球839家倉儲店尚無降價打算。

好市多支付供應商的價格在幾個月前就鎖定,加上因人力成本上漲而起的通膨壓力仍在,就算運費和大宗商品下跌,對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未必有利。

全球經濟展望疲弱的緣故,這幾個月來跨太平洋運費暴跌。根據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reightos Baltic Index),跨太平洋貨櫃單日運費現爲每隻2,265美元,遠低於今年初的13,706美元及去年9月的20,586美元。

在此同時,若干大宗商品價格走跌,例如第三季指標原油價格跌幅超過2成,讓好市多鬆了一口氣。

鑑於全球供應鏈受阻延遲物流,好市多去年包租三艘船,專門往返亞洲和北美載運貨物,以便掌控交貨時間。

加蘭提也提到,好市多員工中,時薪工就佔了90%,過去18個月經歷數次調薪後,美國員工的平均時薪逾25美元(約臺幣800元)。在西雅圖等競爭性強的就業市場,好市多想盡辦法徵才留才。

加蘭提指出,工資一旦調高就降不下來,所以人力成本壓力揮之不去。截至6月底,好市多旗下約有28.5萬名員工。

經濟衰退疑慮籠罩下,木材、玉米、汽油、鋼料、牛肉價格今年都往下掉。但加蘭提9月告訴分析師,好市多付給供應商的貨款不會隨商品行情回落減少,因爲有的供應商預先鎖定未來幾個月應付的價格。

投行Oppenheimer & Co資深分析師帕裡克(Rupesh Parikh)表示:「現在這個環境,還不到可以開始降價的地步。」他暗指好市多賣的可頌和瓶裝水最近不跌反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