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蒜頭長不大 疑忽冷忽熱惹禍

雲林縣長張麗善(左)與農業專家關心蒜頭生長異常情況。(張朝欣攝)

雲林縣長鄉農民近日發現蒜頭葉面出現黃化現象結球瘦小,懷疑是病蟲害引起,縣長張麗善4日邀臺南區農改場專家會勘,初步研判可能是氣溫變化過大引起,屬於天然災害,日後若欠收,將向中央申請補助,幫助農民度過難關。

元長地區農民在農曆新年期間向雲縣府反映,去年底下雨後蒜頭出現葉面、結球異常,張麗善立即指示縣農業處勘查,4日再與農業處長魏勝德縣議員明水,臺南農改場專家趙秀淓、陳昇寬,前往元長地區蒜田會勘。

趙秀淓、陳昇寬表示,此批大蒜約在去年9月中種植,已進入蒜球肥大期,這時若溫度變化大太養分的迴流便會受到影響導致不夠肥大,將持續觀察進一步瞭解原因

張麗善說,蒜頭若遇到極端氣候,生長便會受到影響,最近的天氣就是幾天很冷、幾天很熱,與專家說的情況相符合,所以應屬於天然災害,未來收成時若情況不佳,將向中央農政單位反映,給予農民災害補助。

蔡明水強調,雲林蒜頭佔全國生產量9成以上,全臺約有5000公頃蒜田,雲林就種了4000公頃左右,若欠收將影響全臺蒜頭的供應,因此必須儘快找出原因。

縣府農業處指出,此次蒜田會勘,初步排除是病蟲害導致生長異常,但蒜頭結球肥大不如預期,將派員持續前往縣內其他種植區域勘查,確認生長異常是全面性還是局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