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勁鍋鍋|煙火氣滋養下的“社區食堂”

上班路上突然新開了一家暖黃暖黃的店,裡頭熱騰騰的,每次路過都會不自覺掃一眼,這便是我們對雜勁鍋鍋的第一印象。

黃色木質門框圍着一人高的落地玻璃,紅色楷體毛筆大字滿滿當當地“扒“在玻璃上,零上幾度的成都傍晚,雜勁的玻璃窗被熱騰騰的鍋氣鋪滿。店內男女老少都把着一口小鍋,呼哧呼哧嗦粉,熱氣騰騰的場景吸引着過路人探頭張望。

這家在貝森路開張不久的米粉店,每到飯點座無虛席。對於在西村辦工的編輯部,雜勁鍋鍋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午餐清單上,也根植在周圍很多人的生活半徑裡。

01.

從煮奶到煮粉

一口奶鍋揣着傳遞溫暖的使命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位於青羊區貝森路138號,毗鄰西村大院,開在熱熱鬧鬧的十字路口處,這個創立不久的品牌隸屬於成都荒堂食創。

品牌的創立要追溯到後疫情時代帶來的餐飲環境變化,2019年至2021年期間,在疫情的持續衝擊下,雜勁創始團隊意識到輕投資餐飲在後疫情時代會有寬闊的市場,因此他們將眼光投向了更能與社區並存的快餐行業。

“2019年,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疫情會給餐飲帶來的衝擊到底有多大,當時我們還在做叄口煮和老街稱盤,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但慢慢到了20、21年的時候發現,小餐飲和輕投資以後應該是很寬闊的市場。”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主理人 陳飛雨

土生土長的成都人陳飛雨想要尋找能夠打動成都人食慾和記憶點的味型,於是他和團隊前往擁有爆辣火鍋基因的重慶尋找味型靈感。

快餐方面,陳飛雨喜歡粉面類食物,在重慶調研走訪時他總愛問當地人一個問題:"重慶哪家面最好吃",得到的答案無外乎都是“自家樓下那家店”。醍醐灌頂般,陳飛雨帶着更具穿透力的辣、鮮、麻“重口味”味型回到成都,創立樓下如“社區食堂”般的米粉店——雜勁鍋鍋骨湯米粉,希望打造一個能抓住消費者味蕾的中國小鍋米粉領軍品牌。

在陳飛雨看來,米粉比米線更親切、更有四川特色,即使二者在原材料上沒有區別,但通過調研發現,在快餐賽道里能走得遠的通常是米粉。

“線”這個字沒有“粉”具象,四川人是有吃粉習慣的,吃火鍋也會下紅薯粉、土豆粉之類,所以米粉延展性更強。2020年到2021年,螺螄粉很火,那時候愛說嗦粉,根據嗦粉在全國已經打透的趨勢,我們把雜勁定位成米粉。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主理人 陳飛雨

作爲成都荒堂食創商業版圖拓展的全新嘗試,雜勁鍋鍋從定位、選品、選址、空間設計、產品研發到品牌運營,創始團隊衝在一線,一點點打磨,自錦繡路第一家直營店,到一個月後開張的貝森路店,綜合川渝味型和激發兒時記憶的“小鍋煮米粉”自此從社區誕生。

“雜勁”二字借用了四川話的“攢勁”,作爲初進市場的新品牌,陳飛雨認爲決心做一件事就不能泄氣,一定要攢勁做好,雜勁二字也代表着雜勁團隊的創業態度。

“鍋鍋”的靈感源於人們的兒時記憶,那時家家戶戶都有一口用來熱牛奶的奶鍋,喝到的奶總是熱乎乎的;四川的火鍋更是熱辣、重口的象徵,因此雜勁選擇用一口小鐵鍋盛粉,傳遞記憶深處的溫暖外,同時傳達了生於成都的雜勁“一鍋煮萬物”的產品理念。

“見了火纔能有煙火氣,這樣一口熱乎乎的端上來,特別是大冬天,只是喝一口熱湯,就雜勁得很。”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主理人 陳飛雨

盛裝米粉的器皿構成了雜勁的招牌特色,而火辣和溫暖也成了雜勁的另一種代名詞。

02.

隨便找個時間打牙祭

炸、蒸、滷、煮、燉,五分鐘上齊

結合成都人的飲食習慣,雜勁取其精華,傳承米粉裡的豬骨高湯湯底,摒棄老式米粉攤的標準味型,推出了五種三餐和宵夜屬性極強的創新選擇,分別是青椒、麻辣、紅燒、三鮮和藥膳。

作爲招牌的燒肉米粉在味型上凸顯了成都的麻和辣,燒肉在製作方面增加了燜制工藝,調味易被吸收,肉質也更軟爛。

免費續粉是雜勁的一大特色,不同味型的米粉裡也會加入增加風味的肉臊,除燒肉外,還有爽口雞雜、勁道牛肉、溜耙肥腸、軟嫩雞腿和滿滿膠質感的蹄花。一鍋粉裡有鴨血、海帶絲、秘製雲南酸菜、豆泡、黃瓜、木耳6種基礎配菜,在滿足食客視覺上的豐盛外,也能帶來足夠豐富的口感層次。

雜勁產品根據食物的創意和口味來研發,從而形成味型上的記憶點,將“一鍋煮萬物”的理念傳達給消費者。儘管產品從視覺到選品都充斥着濃郁的川渝底色,但在食材和味型的設定上卻不拘於平常,只要有一鍋大骨湯打底,便能融合各種食材,給予消費者更多元的飲食體驗。

生根於居民樓下,熱鬧的街景是雜勁骨子裡密不可分的煙火氣,炸、蒸、滷、煮、燉的出品模式,又將這份煙火氣留在了街上。

一家米粉店把中國五大傳統烹飪方式都搬了進來,推出粉蒸肉、粉蒸肥腸、炸蛋、炸雞腿、滷蛋等小吃。開放式廚房,讓食客對製作流程清晰可見,打鍋、加臊、上火煮、出餐,嚴格的標準化的出品流程保證食物5分鐘上桌。

特色炸雞腿是陳飛雨遠赴臺灣學回來的,從調味、醃製到下鍋炸反覆試驗,爲給食客帶去口感獨特且品質穩定的炸物。

團隊認爲“不能讓廚師自身的不確定因素影響產品味道”,爲保證出品標準化,雜勁採用“全成熟”出品方式和“去廚師”化流程。米粉使用的骨湯由負責出品的服務員當天從市場採購豬扇骨,加入香料等食材,按標準比例和時長精心熬製,保證了骨湯的濃郁鮮香,使食客的用餐體驗始終如一。

03.

帶着一口鍋攢勁前行

把天南地北“煮”進去

找鋪子沒有捷徑,我每天在飯點時候去掃街,把自己當做消費者,想我在飯點的時候要到什麼地方去消費,遠方的朋友到成都來,怎樣減少多餘的引導就能讓他找到,按照這個邏輯,花了三個月時間去找。”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主理人 陳飛雨

早期在建築行業闖蕩多年的陳飛雨習慣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雜勁錦繡路首店便是陳飛雨花三個月選定的。他站在用戶視角,考慮到顧客找店時的溝通場景,將溝通成本降到最低,最後把首店設在美領館附近的錦繡路。

錦繡店和貝森店的空間設計由雜勁設計團隊操刀,以店鋪位置、項目特色爲核心,打造出充滿復古情懷和視覺衝擊的品牌風格。

店鋪打造不僅要在當下吸引顧客,也是雜勁未來出口的連接點,希望成爲小鍋米粉領軍品牌的雜勁,用“小鍋煮,大時代”書寫它的開端與發展。

已擁有錦繡和貝森兩家直營店的雜勁,計劃於2024年再增加兩家,進駐商超是雜勁下一步的規劃。未來,雜勁會用最初搭建好的輕投資模式加強加盟版塊,預計2024年在成都打造50家加盟店,全國爭取達到500家。

雜勁希望適應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食材需求,不論將來走到哪裡,都能用當地食材煮出一鍋具有地域特色的米粉,這也是融合性極強的雜勁堅持“一鍋煮萬物”的原因。

除了在門店擴增上攢勁前行,雜勁還將研發更多元的運營模式。菜單DIY是下一步的創意方向,食客可以自行選擇肉臊底料和味型,DIY出符合自己喜好的米粉,在味型上提供更多選擇。

餐車模式也是團隊想觸及的領域,以更“近距離”、更“輕”、更便捷的模式服務周邊食客,陳飛雨說:“餐車最考驗人的就是耐心,門店可以鎖定,攤位也可以固定,餐車的可持續性和創業者的心態息息相關“。

未來的雜勁不止於社區,亦會走向商圈乃至街頭,將這鍋情懷和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社區店的便利、溫暖、親切是常態,越來越多社區店不僅在定位和產品研發上更加強化品牌性,帶有強辨識度的環境風格也逐漸成爲社區店吸引顧客的重要因素。

"雜勁會是你不知不覺發現它陪伴了我們很長時間的生活必需品。”

——雜勁鍋鍋骨湯米粉主理人 陳飛雨

重慶人曉得自家樓下哪家館子最好吃,下盤有朋友來貝森路,我們也會說:“走我帶你去旁邊嗦個巨好吃的粉。”

有點編輯部出品

總編 | 豆沙

編輯 | 蟹蟹

設計 | 果子

攝影|阿悅

本文素材爲有點編輯部原創出品

部分圖片爲品牌方提供

如需引用請後臺私信獲取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