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探索藝術建築 尋訪城市古今風貌
紅色面磚、灰泥飾帶這類日本時代流行的建築紋理,都是漫步臺北時,值得擡頭欣賞的藝術美學。(攝影/黃政達)
建築除了建構旅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更在不知不覺中形塑市民的品味與美感,而不同時代的建築,不僅反映了興建當時的歷史脈絡與美學思維,也在時間長河中形塑了城市的地景與形象。曾以《Premium東京大人味・美の設計發見》一書記錄東京城市地景的設計觀察家吳東龍,帶領我們穿梭臺北城市巷弄,品味臺北的美學建築。
屋檐曲線、風格簡約的水泥柱,國父紀念館的建築設計兼容東方傳統語彙以及當代建築的簡潔俐落,以今日觀點來看仍深具美感。(攝影/蔡耀徵)
屋檐曲線、風格簡約的水泥柱,國父紀念館的建築設計兼容東方傳統語彙以及當代建築的簡潔俐落,以今日觀點來看仍深具美感。(攝影/蔡耀徵) (2)
城市地景埋藏曆史脈絡
一座城市的街頭地景,往往埋藏着當地的歷史紋理,像是以紅色面磚搭配灰泥飾帶、設有山牆(建築側面山形橫牆)、圓拱窗的總統府,以及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臺北當代藝術館等古蹟,都是日本時期留下的時代痕跡。
吳東龍表示,這些建築的立面有許多值得欣賞的細節,像是紅磚與灰泥飾帶的顏色對比、天花板及牆面的雕塑裝飾等,都反映出當時由日本人引進「西洋歷史式樣」的建築特色,也散發歷久彌新的魅力。「若是走在總統府等政府建築裡,更能深刻感受到建築與人的尺度對比,讓人不禁遙想當時的建築師是如何透過建築語彙,彰顯出公部門的恢宏氣派。」
隨着時光之輪持續滾動,在國民政府遷臺後,臺北也建造起不少大型建築,其中最令吳東龍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童年時每到臺北必訪的國父紀念館。事實上,1972年落成的國父紀念館出自建築大師王大閎之手,揉合現代主義與中國傳統建築精神,表現出迥異於日本時期的建築樣貌。「它承襲宮殿式建築風格,卻又融入現代主義設計語彙,將建築線條變得更簡潔。我特別喜歡正門入口屋檐延伸起翹的曲線,以及風格簡潔的水泥柱與圍欄,現在看來還是相當具有美感。」
另一處讓吳東龍每每忍不住駐足的建築,則是臺北市立美術館。不同於國父紀念館兼融中式傳統風格與現代建築語彙,建築師高而潘操刀的北美館以純粹的灰白色調,具現簡約洗練的現代主義風格。「臺北市立美術館建物牆面以白色爲主調,能隨着周遭光影投射呈現精彩變化,使得建築本身也是一座藝術品。」
臺大社科院圖書館內部立柱造型神似蓮花莖,充滿特色且富有奇趣。(攝影/蔡耀徵)
吳東龍也指出,其實臺北不同地區的建築,帶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像是偏愛日本時期建築風格的人,可以從臺北車站周邊的鐵道部園區、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等古蹟羣,一路逛到大稻埕的街屋;至於士林、圓山一帶則有不少1970、1980年代由政府主導的建築,像是堪稱臺灣中國官殿式建築代表的圓山大飯店,紅柱金瓦、富麗堂皇,並有龍形雕刻、梅花藻井等中國式建築元素,都顯現了當時的偏好。
當代建築反映時代風潮
當時間繼續走到當代,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打造的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建築、臺北文創大樓,都是極具指標性的臺北當代建築風景。
其中,臺大社科院彷彿一隻低調的混凝土立方體,但其作爲圖書館使用的低樓層棟,從外部看,它的屋頂像是一大片的雲朵,但內部立柱看起來又好似撐起蓮花的莖,讓學子穿梭其中,彷彿在樹蔭下閱讀。至於坐落在松山文創園區的臺北文創大樓,則以弧形向上退縮延伸的建築立面,以及建物前的弧形廣場,讓新建物與古蹟間保持不壓迫的距離感,彼此相互呼應、共存共榮。
「這兩棟建築兼具了藝術性與實用性,是當代臺北地景中,我特別偏愛的建築。」吳東龍說道,「畢竟,如果想要爲城市發展出具有美感的藝術地景,設計時必須考量建物與周遭環境、使用者的關係,這兩棟建築都可以看出建築者在這些面向上的思考。讓建築在所在區域不僅不突兀,還能融入其中。」
新舊混融出獨特個性
歷史脈絡造就今日臺北城新舊混融、多元碰撞的樣貌,雖然無法以某種風格概稱,但這種兼容卻也爲這座城市帶來更多可能。「之前有朋友以『珍珠奶茶』形容臺灣文化,我覺得這個形容很貼切。畢竟將珍珠加到奶茶裡,乍聽之下很異想天開,卻又碰撞出有趣的新滋味。我覺得這種混融、碰撞,也是臺北建築地景的有趣之處。」吳東龍說道。
從壯觀的總統府、鐵道部園區到懷舊的大稻埕街屋,從富麗典雅的圓山大飯店到現代簡約的北美館,臺北的藝術建築四處皆有,樣貌各有不同。不妨親身探訪,欣賞這些身具特色的建築,並從中看見臺北的獨特個性。
漫步街區,觀察身旁建築,體會從整體到細部的美感,是吳東龍認識城市獨特性的重要方式。(攝影/蔡耀徵)
大稻埕的連棟街屋保留了不同年代的建築形式,是欣賞臺北傳統藝術建築的必訪之處。(攝影/蔡耀徵)
本文作者:郭慧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3月號650期》)
《臺北畫刊3月號6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