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女扮男裝才能生活下去!

每當一個阿富汗女孩出生,人們告知她的母親時都充滿同情:是個女兒,可憐的女兒。

縱觀歷史,在不同的文化裡有許多“女扮男裝”的故事。這些女性賦予自己男性身份扮演着那些社會角色——上戰場,抑或者發展自己的專長……而在阿富汗,一些家庭將女兒當兒子一樣養大,是希望讓她們擁有更好的生活

聯合國2005年資料中顯示,阿富汗是全球唯一女性壽命短於男性的國家,女性預期壽命只有59歲。在阿富汗,女性的生存境況堪憂:1/10的女童在5歲生日前死亡,85%的女性沒有接受過教育,1/3的阿富汗女性在18歲之前結婚,80%的自殺都是女性所爲。

我們都知道,阿富汗是一個父權社會,家庭經濟都依賴男性,男孩可以賺錢養家,可以繼承遺產,可以照顧年邁的父母,但是女孩不行。人們視男孩爲支柱,女孩爲負擔,沒有男孩的家庭就是社會恥辱。阿富汗婦女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能出外工作;她們全身罩在連帽長袍中,不準露出身體的任何部分……塔利班倒臺後,阿富汗女性的地位雖然有了一定提高,但大部分的阿富汗女性仍然處於傳統重壓之下。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家庭會在女兒出生後“重新賦予”她們性別,讓她們成爲“bacha posh”女孩,即“女扮男裝”的女孩。甚至還有傳言,女兒女扮男裝可以讓母親下一胎生兒子。

在阿富汗,這些女扮男裝的女孩今後的生活會很困難:她們要學會低下頭,然後默默待在家中家人做飯,遠離外界接觸,躲開陌生人目光。但這些女扮男裝的女孩享受過那種自由,如果突然間讓她們回去當毫無自由的女孩,她們就會很難接受。

這些女孩大多遭受着騷擾,羞辱,被迫與自己所處社區隔離,但是她們都不願以女性的身份重新生活。

當她們長大一些就會發現,自己不可能成爲真正的男孩,也沒有人會接受她們的女孩身份。因在這裡,沒有人會在意她們的能力才華和權利,只有無止盡的性別區分對待。

這樣的觀念也越來越受到新社會阿富汗女性和時代挑戰。在2003年2月19日,阿富汗首批33名女駕駛員參加了結業考試;3月中旬,阿富汗警察學院將接納首批140名女學員;阿富汗還正草擬第一部《婚姻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婦女不再是男人附屬品!”阿富汗新聞領域也出現了婦女們的身影,她們像男人一樣拋頭露面。在阿富汗電視臺的1900名工作人員中,大約有700人是女性。阿富汗婦女認爲,30年來阿富汗失去了一切,爲擺脫塔利班的意識影響,她們都在等待那個性別自由的阿富汗“真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