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遇見「阿拉丁神燈」 異國風見文化外交
明宣德的青花花卉紋燈,外型極似阿拉丁神燈。(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明人〈瑞應圖〉中所展現的「麒麟」實爲長頸鹿。(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15世紀鄭和下西洋,7次橫渡南海、印度洋,除了是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探險旅程,更爲明代宮廷與民間帶來文化、美學的衝擊,文化的交流,也讓伊斯蘭世界珍藏了來自中國的精美器物並影響了伊斯蘭藝術,將臺灣外交受挫的此時,不妨看看古人如何做外交!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日推出《航向天方—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印象》特展,「天方」指今日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15世紀明代宮廷與伊斯蘭世界接觸與交流後,促成了雙方在視覺和物質文化上的交融,如院藏的明永樂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長脖子和圓胖器身,是1425年左右的創新器型,一度爲土耳其和伊朗王室的珍藏;一件明宣德的青花花卉紋燈,造型則如童話中的阿拉丁神燈,推測也是交流下的產物。
所謂的「麒麟」也與伊斯蘭世界有關,據考永樂12年,榜葛刺(孟加拉)國王的使者獻了一隻「麒麟」給永樂皇帝,不僅大臣們紛紛以詩文讚頌,宮廷畫家也繪圖紀念,但以圖像看來,當時所謂的麒麟,應是來自東非的長頸鹿,事實上「麒麟」在明代稱爲「祖刺法」,即是源於阿拉伯語「Zarafa」即長頸鹿的音譯。
中西交流,也不難發現中西亞接受中國藝術的痕跡,如〈伊斯瑪爾一世敗白羊王朝軍〉圖,雖是描繪伊斯蘭地區戰事,雲彩等表現手法卻有中國畫的形式;又如明沈周的〈寫生冊 貓〉將貓兒蜷曲身體的輪廓,化成可愛的圓團,類似的設計也可見於土耳其託普卡匹皇宮團貓圖,反映出伊斯蘭藝術家對天朝圖像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