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學引爭議 美國“私塾教育”利弊並存
新華網訊:近日,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私塾”教育又引起了熱議,有不少父母把孩子送到這些“私塾”接受國學教育,但他們的出路又在何方,引發不少人的關注。
事實上,類似“私塾教育”,美國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興起。不少家庭出於各種原因,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但這種教育的優劣,至今在美國引起廣泛爭議,甚至還導致了社會衝擊和文化衝擊。
目前,美國家庭通過“家庭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人數不低於200萬,全美中小學學生總數有5000萬,也就是說每25個學生中就有1個學生在家庭學校接受教育。
上世紀50、60年代,人們在享受美國工業化帶給人們高效、快捷、大規模培養人才帶來紅利的同時,也開始反思這種學校教育在培養人才的呆板、機械化、模式化的弊端。
在這種反思中,家庭學校應運而生,但從一開始就遭到廣泛質疑,因爲這與美國義務教育法相牴觸,只能處於半地下狀態。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家庭學校”教育模式最終朝着有利於家長的方向發展。1983年,美國“家庭學校權益保護協會”成立,在一系列努力下,“家庭學校”最終在全美取得合法地位,只是各州在具體操作上稍有差別。
原因:信不過學校
總體來說,美國實施家庭學校教育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1. 學校教育制度化、機械化,不能滿足個別兒童的需要,教學效率低下,有調查也顯示美國的中小學教育質量連年下降。
2. 宗教問題。許多公立或私立學校所傳授的知識和價值觀,與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觀念完全相悖,使得保守或宗教信仰強烈的家庭難以接受。
3.校園暴力、吸毒、酗酒、低俗文化氾濫等惡劣現象,讓部分家長對學校的安全環境產生懷疑。
4. 美國社會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較多空暇的時間,能對孩子進行家庭教學。
這些原因,導致不少中小學生紛紛“撤回”家中上課。
對於家庭學校,多數家庭關心三個問題:1. 能否融入社會?2. 學習成績如何?3. 最終的出路?
“家庭學校”學生整天與父母待在一起,不像公立學校的學生一樣經常與同齡人在一起,能否真正融入社會?
不少家長也注意到這一點,讓自己的孩子經常與鄰居的孩子在一起,到社會上當義工,帶孩子參加朋友的聚會,社會活動並不少,而且接觸的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於實驗課程,可以輪流到具備條件的家庭上課,但需要給上課的家長付錢。
對於第二個問題,有意向統計顯示,1~4年級的學生,“家庭學校”的學生平均水平比公立學校的學生高一個年級,在8年級階段,“家庭學校”學生的平均水平要比全國公立學校的平均水平高出4個年級。
這些接受“家庭學校”教育的學生,沒有高中畢業文憑,沒有學校推薦,沒有排名,更也沒有平均分數。只能通過全美大學入學考試SAT(相當於高考)的成績。SAT的主辦機構調查發現,“家庭學校”的學生SAT成績平均爲1083分,比全國平均成績高出67分,考上大學的學生比例高達2/3,高於全美平均水平。
雖“家庭學校”的學生總數不少,但相比全美的中小學學生比例,仍只佔很小一部分,而且最終的出路還是要考大學,進行學校教育。
記者觀察
“私塾”看上去美
實際存諸多弊端
從“家庭學校”產生開始,與正規學校間的爭議就沒有停息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對峙,甚至爲爭奪教育權鬧上法庭。
儘管最終“家庭學校”合法化,顯示了獨特的優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家庭學校”弊端也相當明顯,最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兩方面:1、社會化衝擊;2、文化衝擊。
學生社會化受衝擊
正規學校教育反對“家庭學校”教育,最突出的理由就是社會化問題。
中小學學生的教育問題,不僅僅是個性發展、智力發展、興趣發展,同時更重要的還有情感教育、團隊合作和社會適應力。雖然“家庭學校”教育中也安排的有不少社會活動,但這些刻意的安排,並不足以讓一個人全面發展。融入社會所需要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活動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是在與周圍同齡人之間長時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模仿中得到,並得到認可。
同時,美國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但“家庭學校”在培養學生競爭性方面值得懷疑。有研究發現,“家庭學校”培養的學生更安靜、更有耐心,但缺乏競爭性。不難推測,這樣的學生在融入競爭激烈的社會時,很難脫穎而出。
國家的文化衝擊
一直以來,美國社會都在爲整合多元文化不斷努力。而公立和私立學校更是整合這樣文化的平臺。學習共同的歷史,打造共同的價值觀,從而從整體上整合不同的文化,使其共存。
但“家庭學校”很明顯不是這樣一個平臺,學生受教育過程中,家長很明顯的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從而影響其對社會的看法。某些有不良心理或價值傾向的家長,把自己相對狹隘的思想、價值觀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成年融入社會後,就很有可能成爲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
此外,再加上那些保守家庭或宗教家庭,“家庭學校”教育不僅會導致無法融入社會,更嚴重的是造成整個國家文化上的裂痕。而日益龐大的“家庭學校”隊伍,會對美國多元文化整合造成強大沖擊力,挑戰對美國社會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