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中感受詩意(看臺人語)

當綜藝《種地吧》第三季開播時,我既期待又好奇:這羣“種地少年”還能帶來什麼驚喜?《種地吧》不像很多綜藝節目那樣,充滿了編織、衝突、炒作,而只是忠實地記錄着一羣年輕人在田野裡耕耘、學習、成長的過程。從浙江杭州到青藏高原,再到東北平原,順着他們的足跡,觀衆看到了各地風土人情,看到了農業的多樣性,理解了鄉村全面振興的意義和青年一代的擔當。這羣種地少年,不再是“五穀不分”的城市青年,他們把雙腳扎進了泥土裡,把青春揮灑在了希望的田野上。

當然,作爲一檔“慢綜藝”,《種地吧》最吸引我的,還是在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舒緩節奏。當下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很匆忙,少有心情停下來感受生活的美好。《種地吧》裡的少年們遵循着自然節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與土地的親密互動,與老農的懇切交談,與自我的真誠對話,帶觀衆進入一種久違的“閒暇”狀態。這並非無所事事的消磨,而是一種精神的留白,它讓我看到了“詩與遠方”並不遙遠,就在腳下這片土地;它也讓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付出,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和意義。

北京市朝陽區張榆澤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