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吞近370億肥單 陸造船業反超一哥 搶回世界冠軍

最新消息指出,時隔兩年,大陸造船業再度奪回接單量全球第一的寶座。(資料照/新華社)

自上個世紀以來,韓國船業一向在國際造船市場上佔據很大的份額,更有當地從業者認爲,韓國造船品質比大陸好、價格又比日本低廉,將可長期穩定地霸佔全球過半市場份額。但最新消息指出,大陸主要造船集團之一的揚子江船業,開年至今已拿下了價值13億美元(約臺幣368.79億元)的新訂單,大陸造船業時隔兩年,重登接單量全球第一的寶座。

大陸《金十數據》引述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大陸主要造船集團之一的揚子江船業開年至今已拿下了價值13億美元(約臺幣368.79億元)的新訂單,將爲客戶建造29艘船舶,其中大多數是貨櫃運輸船。目前,全球貨櫃短缺的現象推動揚子江船業拿下這筆新訂單。

報導指出,事實上,大陸造船業已多次拿下全球第一的寶座。根據全球船舶數據提供商、船舶估值服務商VesselsValue 1月1日的統計數據,以修正總噸(CGT)計,2020年全年,大陸和韓國的新接船舶訂單量佔全球份額的比例分別爲40%和39%;也就是說,面對去年底韓國船企的反撲,大陸造船業仍憑藉上半年的優勢,時隔兩年,再度奪回接單量全球第一的寶座。

同時,根據全球最大船舶服務公司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大陸船企2020年新簽訂單佔全球市場份額44.5%,韓國船企接單量佔比則爲37.6%,大陸船企領先幅度依然較大。而早在2018年,韓國產業研究院就曾預測,韓國造船產業的競爭力最多再有2至3年,就會被大陸企業超越。

報導並提到,不少船企正加速進軍液化天然氣船(LNG船),因爲LNG船高附加值、高技術難度,被列爲造船業「三大明珠」之一;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陸大部分LNG船訂單被國外廠家拿走,但現在發展國產LNG船的腳步不斷加速,此外,陸企也正強勢爭奪全球LNG船訂單。

2020年4月,大陸船舶集團就與卡塔爾石油公司簽署了LNG船建造協議,所涉訂單金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大陸船企迄今承接的金額最大的造船出口訂單。對此,國際船舶網評論表示,陸企獲卡塔爾LNG船大單的消息對韓國造船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動搖了韓國獨佔LNG船市場的信心,給韓國船企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根據韓媒報導,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正考慮訂造最多6艘LNG船,並一直在討論最終交給哪家船廠建造;目前,候選建造企業名單已經縮小爲大陸的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和韓國的現代重工集團——而中韓兩大巨頭的最終對決,誰能勝出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