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社會-要錢子 不要孩子

內政部公佈我國最新人口統計,去年新生兒數量僅十六萬六千餘人,較十年前足足少一半,再創歷史新低。馬總統驚覺事態嚴重,指示解決少子問題,必須提升至國家安全層級。「生生不息」是自然界定律臺灣卻落得要把生育事當成「國安大計,雖然有些誇張,確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

現在的年輕人愛「做」不愛「生」,已非朝夕事,不論是基於「享自由」或「養不起」,他們總有充分的理由。辛苦拉拔孩子長大的中年父母想要「升格」,心願遲遲未了,也只能以「平常心」看待,除了被迫接受又能如何?

當今社會,年輕人不想生兒育女,確實經濟因素居多。最近,筆者友人替人帶孩子,全日託,一個月兩萬,還不包括奶粉紙尿褲等開銷。所以只要稍加估算,媽媽一個月若賺不到三萬元以上,去上班根本就是「左手進,右手出」,況且若把失去與孩子培養感情成本加計進去,代價更大。

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對現代年輕人而言,現實狀況是「不孝無啥,無後免驚」。盡孝道?等有能力再說;傳宗接代?家族不差我一個。「養兒防老觀念落伍,不想生兒育女的年輕夫妻,或許認爲「錢子」比「孩子」更可靠、更有安全感

政府擔心臺灣「後繼無人」,與其寄望「好生肖」或「百萬口號」來促進生育率,不如努力改善生活、經濟環境,讓年輕人放心生孩子,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