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欺犯年齡往下...少年犯逐年增 法院逾五成交法定代理人管教

司法院今天在立法院提出的報告指出,近期少年遭不法分子利用,詐欺案量逐年上升,過去5年全國少年詐欺案件佔所有少年案件的比例,從2018年的21.94%逐年增加到去年已達29.40%,逼近三成,而法院基於保護少年,超過5成的少年詐欺案件,都是交付法定代理人嚴加管教,4成4是告誡。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後,校園安全及少年犯罪問題引發各界關注,各界呼籲重新檢視現有法規的聲音也不少。立法院司法暨法制委員會上午邀請司法院、法務部、教育部、衛生福利部、警政署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與犯罪防制成效」專題報告,其中,司法院的報告強調參考聯合國預防少年犯罪準則,建置曝險少年行政輔導先行機制,並稱該修法是衆多立委積極提案,並呼籲行政機關應先對曝險少年負擔一定責任等情況下完成的修法。

司法院指出,民國112年7月1日之後,曝險少年由縣(市)政府所屬跨局處的少年輔導委員會,結合福利、教育、心理、醫療等各類相關資源,施以適當期間之輔導,如評估確有必要,再請求少年法院處理,若行政輔導有效,少年復歸正軌生活,即無庸再以司法介入。

司法院也說,少年若自覺有觸法風險,可自行向少年輔導委員會求助,此舉體現尊重少年主體權,並稍彌補社會安全網覺察不足之處。

至於少年犯罪的概況,司法院以近來少年犯罪增加快速的詐欺爲例,指全國法院過去5年新收的少年詐欺案件有持續上升趨勢,法院也依少年須保護性而啓動與相關單位的聯繫機制,朝向擬定司法與行政端協力處遇計劃方向發展。

少年犯罪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