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生死大事 北斗星君保佑獲善終

臺灣宮廟供奉的北斗星君多爲黑麪、着玄色袍服,一說是因爲黑色象徵生命的歸葬與終結。(圖/馬景平攝)

臺灣民俗中所謂的「南鬥注生,北斗注死」,意指道教的南鬥星君,負責人們的功爵祿壽,象徵着生生不息;掌管生死大事的北斗星君,則象徵死後審判。因此許多信衆相信,北斗星君能保佑人們獲得善終。

臺北市松山奉天宮」管理委員會藝文組長王河傳指出,在道教的消災祈福法會禮斗」中,經常會念誦道教重要經典《佛說天中北斗古佛消災延壽妙經》(《北斗真經》),其中經文提到:「帝皇宰輔貴賤衆生四象五行,含靈蠢動,莫不皆繇(由)北斗七元之所主宰。」可見北斗星君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奉天宮管理委員會藝文組長王河傳指出,《北斗真經》是道教祈福消災的重要經典。(圖/馬景平攝)

奉天宮藝文組導覽陳春慧則表示,由於古時天文學不如現代發達,人們以「觀星象」窮究宇宙變化,演變出星宿崇拜及信仰。早在先秦時期秦始皇已建南鬥廟,到了東漢,史學家班固所撰的《漢書.郊祀志》記載了北斗信仰,且北斗星已被納入國家祭祀對象

2017年世大運期間,奉天宮循古禮請神明出廟踩街,祈求賽事順利、全境平安。(圖/報系資料庫

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