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 逾千隻鵪鶉遭棄養 已死傷大半

彰化縣清水巖文創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慶福看到鵪鶉屍橫遍野,直說真的太殘忍。(民衆提供/孫英哲彰化傳真)

彰化縣社頭鄉清水巖文創生態協會5日在十八彎古道水源保護區發現遭棄養的逾千隻鵪鶉,6日再前往查看,發現該批鵪鶉已死傷大半,遂緊急通報彰化縣動物防疫所,隨即展開全面清潔消毒,採樣化驗該批鵪鶉有無感染疫病,並將追查該批鵪鶉來源。

清水巖文創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慶福指出,該會進行生態夜間調查時,發現十八彎古道旁的水源保護區被棄置大批鵪鶉,保守估計數量達1、2千隻,因當時視線不佳,因此該會決定昨天上午再到場清查,結果發現該批鵪鶉已死傷逾半,現場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陳慶福表示,這幾天下大雨後,又出大太陽,水源保護地竟出現滿地鵪鶉屍體,該地是水源保護區,也是生態覆育區,不肖禽場竟將大批棄養的鵪鶉運載到該地「放生」,根本是在「放死」,這樣亂來的行爲可能會導致該地爆發生態浩劫,「太殘忍了」。

該協會剛發現鵪鶉時,還以爲是這近日豪大雨導致鄰近禽戶飼養雞隻跑出來,但仔細查看發現竟都是鵪鶉,且數量多到嚇人,大多數羽毛都已脫落,遭大雨澆淋得不斷髮抖,協會志工看得相當心疼。

該協會連繫動保志工到場研判是禽場棄養的鵪鶉。農業處獲報派員到現場,帶回數只鵪鶉進行化驗,調查有無感染禽流感等疫病;此外,彰化縣動防所已派出大型消毒車前往當地進行全面消毒。

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助理教授陳德治表示,現場遭棄置鵪鶉數量相當多,而且健康上是有問題的,研判並非不當放生,有可能是業者不當棄養,除造成當地原生物種競爭效應,不健康的鵪鶉可能帶有疾病恐造成傳染,建議應予以捕捉、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