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荔英三水婦女 首現拍場

張荔英《三水婦水刻畫移工。(香港邦瀚斯提供)

做爲「南洋藝術派」唯一的女性代表,久居新加坡的女性藝術家張荔英的《三水婦女》近期將現身香港邦瀚斯「東南亞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她的傳奇人生遊歷世界體驗,讓她對不同的生活形式懷有同理心,人物刻畫出色。

張荔英的父親張靜江孫中山先生至交,兩次大戰間,她在巴黎習畫,在宋慶齡牽線下嫁給流亡巴黎的陳友仁

日軍侵華,陳友仁被拘,1944年因病辭世,當時張荔英僅38歲,而後她雖曾再婚,但在當年的英文報導中仍多介紹她爲「陳太太」或「陳荔英」,一直冠以陳友仁的姓氏

先後於巴黎、紐約上海受教,國共內戰使張荔英定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任教,張荔英少數的人像畫作《三水婦女》近日將首現拍賣市場刻劃20世紀初由大陸南方遷至東南亞的婦女,背景蓊鬱,樸素婦人滿面滄桑;飽歷日曬雨淋的手上戴着一枚玉鐲,既是其僅有財產,亦象徵當時移民勞工的刻苦耐勞。

張荔英多以靜物畫著稱,畫面佈局被視爲受塞尚影響色調應用則有梵谷特色

被譽爲「新加坡六大先驅畫家」之一的張荔英,以西方技法東方精神開創出清雅的畫風,並且她還有個「陳籃子」的綽號,因爲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逛市集,特別喜歡各類草籃竹籃,曾說「籃子簡直美極了,百畫不厭,所以朋友們叫我Basket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