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發基金會攜手臺師大 創新師培紮根偏鄉教育

臺灣師範大學與張榮發基金會合作「『心心向榮』偏鄉國民小學學力增能計劃」,協助雲林水碓國小、永光國小、華南實驗國小與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打造易操作且高效的教學模組,並於今(29)日發表成果。(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爲打造偏鄉優質教育環境,臺灣師範大學與張榮發基金會合作「『心心向榮』偏鄉國民小學學力增能計劃」,協助雲林4所偏鄉學校,導入創新教學與師培模組,像是融入多媒體科技和線上班級經營策略,爲疫情衝擊下的偏鄉教育,提供穩定的教學品質,共同實踐大學與企業社會責任。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與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臺師大教育學院院長陳學志,今3月簽約,投入教育基金,委託臺師大PASSION紮根教學團隊,協助雲林水碓國小、永光國小、華南實驗國小與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打造易操作且高效的教學模組,並於今(29)日發表成果。

根據學生問卷顯示,經過紮根英文課程後,近8成學生喜歡上英文課,亦有超過6成認爲,紮根數學課有助提升數學能力。

110年總計爲雲林辦理4場現場增能研習、5場線上教學增能研習、40場觀議課,與35場行政及學科交流,服務教師331人次,支援教師授課492課時,全面支援雲林學校提升教學品質。

110年雲林4校學期與遠距間,運用PASSION紮根教學模組,共開辦28班紮根班,診斷與教學服務2010名學生人次,總計3717課時。此外更辦理20場成果展,透過多元評量形式,引導學生展現學習成果。學生問卷顯示,經過紮根英文課程後,近 8成的學生喜歡上英文課,亦有超過6成學生認爲,紮根數學課有助提升數學能力。

增能研習教師問卷顯示,全體認爲PASSION英語文教材易於操作、97%以上認爲英語文課程內容豐富且易於備課;數學科部分則有96%認爲有助於提升學生的數學概念理解及計算能力;實際操作教學模組後,參與教師均認同英語文與數學紮根課程可增加學生學習自信。

質性回饋上,有教師表示,英語文教學的方法無論是發音單字文法都可以活化教學,提升學生學習意願,以及培養學生能力;數學課部分則有教師認爲,紮根教學藉由遊戲方式可提升學習動機和興趣,並且整理出許多的相關概念和釐清一些迷思概念,讓數學變得簡單有趣味。

臺師大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兼計劃主持人胡翠君表示,有鑑於偏鄉教師負擔沉重,且專業教學資源與支援較爲缺乏,臺師大除了透過教學模組之外,也進行教師增能研習、密集觀議課、學科與行政交流等,形成教師支援網絡,藉此穩定教師流動造成學生學習斷層的困境。

胡翠君也說,現場師培增能部分,提供完整系統性的教材教法,包括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班級經營策略,以及差異化教學等。此外,亦導入線上師培模組,除原有的支援模式外,更融入多媒體科技與活動和線上班級經營策略,爲疫情衝擊下的偏鄉教育,提供穩定的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