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屏/認同錯亂導致零政治信任
最近在閱讀一些政治信任的書籍與論文,由學術的角度這是1970年以來的政治學界議題之一,雖然正在研讀,但也不敢多說,但見到這篇報導還是想整理一下思緒。
這裡想試着用一般生活思維去理解。然後進一步思考,甚麼樣的社會才能向上提升與發展,個人以爲就是一個互相信任的社會,才能向上提升與發展。人類社會不是被瞬間建立的,都經過一定的歷史歷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無法直接對比到人對一個理念的信任,或是對一個集合體的信任,但那個本質還是存在的,信任來自於就是需求是否能被滿足。
試着由就社會心理層面看,人類信任的型態有兩個:一種是原生性的,包含親子關係、血緣關係、地理關係。這是因爲人類出生時就設定好的,無法自己選擇的。
一種是養成性的,包含朋友關係、理念認同等。這兩種型態的信任基礎,充滿了需求的滿足與否,若親子之間雖有原生的信任,但長期分隔甚至彼此欠缺溝通,這樣的雖有原生性信任基礎卻也會破壞,因爲無法滿足彼此的安全感需求。同樣的,雖然對政黨或政府原先沒有信任基礎,但因爲長期滿足個體需求之後,一次一次地建立了供給與需求的關係,產生依賴感後,信任因此建立。這些需求,可以由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中的五大需求來進一步探討。
▲認同錯亂,就是不知道自己認同的是什麼。(圖/達志示意圖)
接着談到,認同錯亂。認同,基本上談的是信任中更爲基礎的部分。認同是需要有個被認同的對象,而這個對象往往是因爲理性需求與供給所滿足的標的。具體的說,我認同我家族,但不見得我信任家族所有成員,或者說我認同西方民主制度,但不代表我信任這個制度。信任的層次感較清楚,認同比較會是是非題。所謂的認同錯亂,就是不知道自己認同的是甚麼。
零政治信任,這個看是簡單的字眼,但光政治信任這四個字就是大學問,姑且不去各類論文中翻箱倒櫃,政治信任就是你信不信任這個國家、政府、制度、政黨與政治人物? 若認同本身就錯亂,不知道認同的是甚麼,只是抓了一個感覺就貼上是非,後面的信任的問題,就將顯得莫名甚至混亂。
臺灣因爲特有的歷史處遇,在國家認同上相對多元。大致有四大類,中國、日本、美國與臺灣,前兩者偏於歷史脈絡,美國則是某個時段的安全感來源,臺灣則仿如自己的父母一般不可分割。各種認同是否可以交錯?有的可以有的互斥,例如日本與中國原則上是互斥的,而中國與臺灣是可以交錯的。
但認同本身就沒有中國的,卻爲了現實考量去表態對中國各相關選項的【接受】,這個接受是沒有基礎的,因此是沒有信任的。同樣的,這樣的態度本身,就是不一致與混亂的,因此也不能被信任。
中華民國是現存的國家,也曾在歷史上代表完整的中國。臺灣被中華民國實質治理至今。這是事實,就算不認同也無礙其事實。
日本是現存的國家,在歷史上曾經利用戰爭取得對臺灣的統治權,以殖民的方式對待臺灣人民,現在日本並沒有治理臺灣,這是事實。
因此若想要認同日本爲臺灣的祖國,請回到日本殖民時期,或直接去日本入籍,因爲現在臺灣並不屬於日本。 因此,認同日本爲祖國者,對當前的中華民國政府沒有政治信任,是合理的。 但來參選中國民國立法委員或其他公職,是矛盾的。因此這樣的人,本身認同混亂,不值得信任,爲零政治信任。
作者張雅屏,中山大學政治所博士班,中華前瞻青年協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