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要的!造浪池業者薛義森難忘李安絕望眼神

▲這不是我要的浪!造浪業者薛義森難忘李安絕望的眼神

東森新聞記者稚暉、吳竣翔/臺中報導

李安第二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致謝詞時提及臺中在地的造浪池公司,業者薛義森回憶,一開始提供數十種浪型,沒想到李安驗收的時候,一句「這不是我要的浪」,還露出絕望眼神,讓他壓力大到睡不着。

李安昨天上臺領獎,除感謝臺中市政府外,還包括臺中在地的造浪池業者;《少年PI》海面驚濤骸浪場面,都是從水湳機場這個超大造浪池變化出來的,12臺造浪機、變換七種速度,造就完美浪型。李安得獎,讓造浪的巴比倫公司總經理薛義森與有榮焉

他回想電影開拍前,李安親自驗收各種浪型,沒想到得到的迴應是,「這不是我要的浪」,並露出絕望的眼神,讓他一度灰心。由於時間緊迫,造浪團隊全面更改電腦程式,以短短2周時間和導演層層溝通,終於做出20多種李安要的浪型,讓電影順利開拍。

儘管日前傳出水湳造浪池將搬遷到臺中霧峰消息,但必須等市議會表決,業者謙虛說,李安導演的堅持讓他們提升技術、朝國際水準邁進,這些都還只是李安最基本的要求。

薛義森認爲, 李安帶領好萊塢的國際團隊來到臺灣,讓他們開了眼界,得獎當天還大聲感謝臺灣,將臺灣帶到全世界,這時他更確信,李安導演當初對造浪的完美要要求,「這些堅持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