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扭秧歌的華人大叔,幹了家10萬億公司

他,重新發明了計算。

文 | 華商韜略張靜波

這,可能是科技史上最具反差的一幕。

一位中年大叔,身穿花馬甲,雙手揮舞着紅手絹,在一個鄉土味十足的舞臺上,跳得非常起勁兒。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這是一個陝北老農,或者東北二人轉演員。

但其實,他坐擁10萬億巿值的巨型公司,是當下科技產業最有權勢的人,某種程度上,甚至決定着全球科技產業的未來。

【一夜幹出兩個英特爾】

是的,你沒看錯!

過去幾年,華爾街上演了奇蹟。一家叫英偉達的公司,市值暴漲了14倍,逼近1.5萬億美元大關。

相比之下,它的競爭對手,全球三大芯片巨頭——高通、英特爾、AMD,市值加起來,還不到英偉達的一半。

1.5萬億美元,大約摺合1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5個茅臺,或者近似於廣東一省GDP。

事實上,僅2023年5月25日一晚,英偉達漲出的市值就相當於2個英特爾。而後者曾雄霸全球半導體產業數十年,一朝被超越。

英偉達也因此,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芯片企業。

幾年前,三星和英特爾還在爲誰是芯片行業老大,爭得頭破血流。現在,不用爭了,因爲答案變得毫無懸念。

最離譜的是,眼下正值全球半導體產業哀鴻遍野之際,大多數同行舉步維艱,三星電子更是創下14年最差業績。

是什麼,讓英偉達無視全行業的衰退,逆勢飆升?

答案正是眼下大熱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IGC的背後是大模型,而訓練大模型需要超強算力。

以最具代表性的ChatGPT爲例。

根據國盛證券估算,ChatGPT大模型訓練一次,成本在200萬美元以上。這些錢大部分投在英偉達的GPU芯片上。

事實上,爲了訓練ChatGPT,OpenAI購買了2.5萬個英偉達的GPU。

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2023年以來,隨着AIGC大熱,全球科技公司瘋狂追逐大模型。微軟、谷歌、亞馬遜對數據中心芯片的需求,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在中國,目前已發佈的大模型超過200個,很多公司參與其中。

這些公司,無論開發的大模型有多麼不同,都在搶購同一種產品,那就是英偉達的GPU。

隨着訂單雪片般飛來,英偉達的芯片一貨難求。

有人形容:英偉達的芯片,已成爲這個星球上最稀缺的資源。馬斯克則抱怨:比毒品還難搞到!

一貨難求之下,價格也水漲船高。在網上,英偉達AI旗艦芯片H100,一度被炒到4萬美元以上。

ChatGPT剛爆發時,所有人都以爲OpenAI賺翻了。眼下來看,英偉達纔是最大的贏家。

一夜幹翻英特爾,也讓英偉達的創始人黃仁勳成爲硅谷,乃至當下全球科技產業最有權勢的人。

其風頭,甚至蓋過馬斯克。

這個祖籍浙江青田,總穿一身黑色皮衣的男人,因爲拳打英特爾、腳踢AMD,被稱爲硅谷最好鬥的男人。

但外表好鬥的老黃,內心深處,藏着一顆孩童般的好奇心。

在臺北,他一個人逛夜市,手裡還拎着一袋大麻花。

甚至,還被人拍到,他探頭探腦,一臉好奇地出現在兩位美女主播鏡頭前的樣子。

據媒體披露,就在上週,老黃還曾到訪英偉達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辦公室,參加中國區年會。

會上,黃仁勳興致高漲,身穿花馬甲,手舞紅手絹,與員工一起扭秧歌。

一個坐擁萬億市值、全球科技產業最有權勢的人,竟對街頭小巷,對鄉土味十足的扭秧歌文化,產生如此大的好奇心,這多少有些違和。

但正是這種好奇心,讓老黃改寫了芯片產業史,也改寫了華人科技與經濟史,成爲華人史上第一個辦出萬億美金公司的人。

他也是目前爲止,全世界把公司幹得最大的華人。

【爲了人類,做不一樣的事情】

2012年9月30日,註定要載入史冊。

那天,一種叫AlexNet的深度學習模型,在全球視覺識別挑戰賽中,以吊打第二名的成績奪冠,一戰成名。

新一輪AI革命,由此引發。

與傳統上使用CPU不同,AlexNet使用兩塊英偉達的GPU,來爲模型訓練提供算力。

GPU專爲並行計算設計,可同時處理大量相同的計算任務。相比之下,CPU則需處理更加複雜多變的計算。

有人打了個比喻,CPU就像老教授,微分積分都會算。GPU則像小學生,只會算簡單的加減乘除。

但如果有個工作,需要計算幾億次100以內的加減乘除,那麼幾十個小學生,顯然是吊打老教授的。而AI模型訓練,恰恰就需要這種計算。

事實上,早在本世紀初,在美國大學裡,就有人開始用GPU來訓練AI模型。畢竟,相比CPU,它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黃仁勳對AlexNet的成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他由此預感到,AI時代即將到來。在老黃看來,AlexNet不僅僅是某種AI模型,更是一種軟硬件層面的革命。

爲了迎接這場革命,黃仁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All IN AI,讓英偉達製造的每一塊芯片,都專注於人工智能。

2012年,是屬於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時代。黃仁勳ALL IN AI的決定,多少有些形單影孤,對英偉達來講,更是一次冒險。

但這並不是他第一次另闢蹊徑。

2006年,爲了讓GPU獲得像CPU一樣的通用計算能力,英偉達推出了CUDA並行計算架構,讓程序員可以調用GPU的算力。

在此之前,GPU正如它的名字——圖形處理芯片一樣,只能用作圖形渲染。

這個決定讓英偉達在當時一衆顯卡廠商中,鶴立雞羣。它也因此改寫了GPU的歷史。

對此,黃仁勳解釋說,英偉達之所以在並行計算領域敢爲天下先,原因在於:

“我們的目標是爲人類做出貢獻。這意味着,我們不會走別人走過的老路,而是打造別人不曾打造過的產品。”

這種好奇心和改變世界的理想,一直驅使英偉達,在人類未知領域不斷探索。

2012年,在決定豪賭AI之後,黃仁勳在軟硬件層面,不斷提升英偉達GPU的性能和易用性。尤其2016年,推出首個針對AI計算場景的P100芯片。

在此基礎上,英偉達重金打造了全球第一臺AI超算DGX-1。

但黃仁勳並沒有出售,而是將它捐贈給了舊金山一家非營利性機構,它就是今天在全球科技產業界如雷貫耳的OpenAI。

捐贈儀式上,老黃拿出記號筆,在機箱上激動地寫下了一句話:

“爲了計算和人類的未來,我捐出世界上第一臺DGX-1。”

當時,除了OpenAI,沒有幾個人真正讀懂這句話。在大多數人看來,老黃做了一筆虧本的買賣。

但時任OpenAI聯合創始人的馬斯克,專門發推感謝了黃仁勳,因爲DGX-1讓OpenAI的訓練時間,從1年縮短至1個月。

有了DGX-1的OpenAI,信心爆棚,決心打造更強大的AI。

他們找到微軟,向對方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構建一個AI系統,永遠改變人類與計算機交互的方式。

也就是今天風靡全球的ChatGPT。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谷歌、蘋果強壓一頭的微軟,豈肯錯過這樣的機會,當即決定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黃仁勳用一臺價值12.9萬美金的DGX-1,換來英偉達的大爆發。

不但A100、H100等GPU芯片被哄搶,《財富》100強公司一半以上都安裝了英偉達DGX AI超算。

【“我們重新發明了計算!”】

好奇心是推動人類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20世紀初,愛因斯坦用相對論,顛覆了經典物理學。在被問到,爲什麼偏偏是他創立了相對論時,愛因斯坦認爲是強烈的好奇心。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不見得會去思考時間和空間問題。”

黃仁勳創立英偉達並改寫人類芯片史的動力,同樣來自好奇心。

1993年,在創業做GPU芯片之前,黃仁勳曾打電話諮詢過一位專家,對方勸他:“這個市場還沒起步就已亂成一鍋粥,你最好別幹!”

但好奇心和直覺告訴老黃:圖形芯片會在未來大放異彩。

2006年,當所有人都認爲,GPU只能做圖形渲染時,黃仁勳卻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試圖將它做成一款通用計算芯片。

沒有這種好奇心,英偉達不可能開發出CUDA並行計算架構,更不可能在2012年之後豪賭AI。

但僅有好奇心還不夠,成功還需要執行力。

CUDA架構推出10年間,整個華爾街一直在問英偉達一個問題:爲什麼做這項投入?對我們來講,它的市場估值就是0。

黃仁勳不爲所動,他始終堅持,甚至不惜投入上百億美元。

爲此,英偉達的利潤遭受巨大打擊,公司市值長期徘徊在百億美元上下,被老對手英特爾吊打。

正是這十年不懈的堅持,讓英偉達在AI領域形成一個成熟而龐大的生態。時至今日,談到深度學習,基本上離不開英偉達的GPU和CUDA。

期間,蘋果、谷歌、AMD等衆多科技巨頭,都曾試圖複製英偉達的成功經驗,但始終難以挑戰後者的壟斷地位。

好奇心、遠見,加上毫不妥協的執行力,在很多人看來,是黃仁勳帶領英偉達不斷創造奇蹟的重要原因。

這種品質,早在他少年時期,便初露端倪。

讀小學時,有一次,爲了體驗置身火海的感覺,他和哥哥弄來很多打火機,將裡面的丁烷倒進游泳池裡,點燃之後,縱身跳了進去!

一般小孩,幹不出這種事情來。

“頑劣”的老黃,最終幹出了一番大事業。今天,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上,獨佔60%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這其中,有1/5來自中國市場。

雖然中文講得不太好,但老黃形容自己骨子裡是華人血液。

面對美國的打壓,他曾提醒華盛頓:英偉達可以在其他地方生產芯片,但中國大陸的市場是唯一且不可能被取代的。

一週前,到訪英偉達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辦公室,更是凸顯了黃仁勳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未來,隨着GPU取代CPU,英偉達或迎來更大的爆發。

比起市場份額,更令黃仁勳感到興奮的是,英偉達爲計算和人類的未來做出了貢獻。

過去十年,隨着AI大爆發,以及摩爾定律不斷逼近極限,算力的供需之間形成巨大缺口。而GPU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人們的算力焦慮。

“自從60年前,IBM 360系統以來,我們重新發明了計算!”老黃興奮地說道。

這個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渴望做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公司,爲計算機產業乃至整個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男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有遺憾。”

而要改變全球計算機產業,就離不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

在美國不斷收緊對華芯片出口的大環境下,時隔多年,再次到訪中國大陸的黃仁勳,正努力修補裂痕,讓自己的夢想不留下遺憾。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