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書」變高中國文教材 家長:讀書就要忍耐辛苦!

文言比例決議維持不調降。(圖/視覺中國CFP)

記者盧映慈綜合報導

高中國文課綱確定維持文言文的比例,3年的平均要落在45~55%,而且不包含華文基本教材,等於加上之後,比例一定在一半以上,高中生們也抗議「我們纔是教育主體!」不過課審大會同時也選入諸子百家、並討論將「整本書」也列入教材,學生諷刺家長們「這就是你們說的讀書要辛苦嗎?」

文言文跟白話文爭議延燒多日,兩方都各發起連署,也進行許多不同面向的論辯,包含「用途」、「國文課的目標」、「文學還是文化」等,也試着從高中生的角度思考「什麼纔是這個世代最需要的」;不過許多人認爲文言文承載歷史文化,是非常好訓練語言能力方式,家長也認爲「學生學東西哪有不辛苦的?反對都不是理由」。

▲未來白話文會以臺灣文學爲優先選入,圖爲臺灣文學館齊東詩舍。(圖/臺文館提供)

經過會議討論,但4項新提案都沒有過半數,文言文比例就維持原先的45~55%比例、不調降,不過課審會同時通過「整本書籍的閱讀指導」提案,「過去以獨立短篇文本型態教與學爲主,不能迴應學生真實生活中的閱讀需求」;在跳脫傳統單一教學模式的想法下,決定針對不同文體性質的整本書籍,訂立出閱讀寫作的教學指導,等於一篇課文會配合一本專書的閱讀指導。

過去最讓人詬病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因爲教材單一,讓學生覺得「根本在傳教」,課審會也決議除了「四書」之外,可以選擇五經、諸子百家,像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等思想家,或是文心雕龍、楚辭文學作品,有老師鬆口氣「終於不再像儒家一言堂了!」

至於選文的多樣化,白話文決議以臺灣新文學原住民作家爲主,幷包含華文文學、翻譯文學、文學論述等作品,另外,古代的淺近文言也可以列入選擇,例如四大奇書中的三國演義西遊記等;不過特別的是,爲了符合學生學習的差異,「每冊的課數不再統一,由編者依照選文深淺、長短自行調整」,也把補充文選權力還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