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英語教學中心引入海外資源 全面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力

政大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鍾曉芳期望透過潛移默化,讓英語教學的種子灑進教學者心裡。(政大提供)

政大於本學年起成爲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劃「重點培育學校」,並於2月成立「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以下簡稱EMI),主要業務爲提供英文寫作諮詢、助理培訓及教師英語教學資源增能等。中心由前英國語文學系主任、教授鍾曉芳擔任中心主任,透過對於英語教學的豐富經驗及知識,透過多面向、多管道的推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政大表示 ,自2月成立至今,EMI積極參與跨國交流活動,與馬來西亞、泰國及捷克三個研討會合作,並且均被列入協辦角色。跨國課程方面,中心也與American University商談合作事宜,將於5月底舉辦爲期一星期的課程,由該校具備人工智慧專長的教授,分享如何將AI運用至EMI教學及學校行政。與此同時,也正與美國在臺協會(AIT)申請AIT English Language Specialist Program,透過 AIT 媒合美國英語教學專業教師以提供本校教師教學增能培訓,期望能夠自海外引進更多英語教學資源,增強政大教學量能。

政大提到,除了推動跨國交流外,EMI預計最快於下學期開設「雙語跨領域微學程」,爲對雙語教學感興趣但時間有限的學生,提供瞭解和訓練教學方式的機會。校內學生均能夠申請,課程將向所有校內學生開放,內容涵蓋雙語教學的基礎導論和雙語媒體教學等方面,結合理論與實踐,期望能爲有志於雙語教育的學生,提供豐富的探索機會,併爲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鍾曉芳說,爲吸引學生注意,自中心成立後便積極創建臉書、IG等社羣媒體帳號,「作爲一個新創立的中心,如果真的要找到學生願意去看、去讀的東西,我們應該要想一些更新的方式,而社羣媒體最容易接觸學生。」希望以更加年輕化的方式推廣中心資訊。

鍾曉芳分享社羣媒體內容的持續優化和推廣,對中心運作帶來顯著成效的例子。她提到,3月底時舉辦「迷你故事短篇(Mini Saga) 寫作比賽」,鼓勵校內學生創作50字的英文短篇故事。由於是EMI初次舉辦活動,原先預估收件量大約百件左右,殊不知投稿作品如雪片般飛來,最後總共收到313件作品,遠超預期。

隨着運行漸上軌道,鍾曉芳也提及EMI未來的目標及願景,她以3位校內教師與泰國EMI教師來臺交流爲例,表示三位教師一開始都對活動十分陌生,但由於現場氣氛熱絡,鼓勵老師們分享及交流想法,也讓老師們彼此建立起非形式化的深刻連結。

鍾曉芳期望能夠透過潛移默化的沉浸方式,讓英語教學的種子灑進教學者心中,並透過時間洗煉,漸漸使其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