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雲股東”,這屆年輕人愛上幫別人賺錢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文丨高宇哲

編丨曹 楊

在河南鄭州讀書的皮卡,自大學開始就有一個隱藏身份——“階梯書店”的“雲股東”。

對於隔幾天就要去書店逛逛的皮卡來說,雖然沒有在書店運營層面出資,但卻在精神上“入了股”。她向每一位來鄭州大學城的朋友,強烈推薦這家位於大學城入口處的書店,“它在這裡見證了我們的青春。”

但這家開了十幾年的小書店,卻在去年險些因經營困難而倒閉。

當書店老闆在社交平臺上發佈“要關閉現在書店一半的面積,且以上線‘別離’書籍盲盒的方式跟大家告別”的消息後,“老股東”皮卡和同學們上演了一場“激情下單”,“49元的書籍盲盒,我直接入了五套,主打一個情感層面的支持。”

除了皮卡以外,這則“閉店”筆記還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雲股東”的響應,並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成爲一場自發的“粉絲”行爲。

“第一次在這裡買東西,獻給熱愛,獻給這個給我們生活留一方淨土的老闆”“我是新疆烏魯木齊的,你這運費都包郵太虧了,你把運費設置一下,我再買”……

截止目前,這則筆記已獲得5.3萬個點贊,6351條評論。這場“拯救書店”行動,最終以賣出上萬個書籍盲盒收尾,也讓瀕臨倒閉的書店重新看到了希望。

“現階梯,書店已暫度難關。雖然經營情況一般,但素未相識的‘雲股東’們,卻爲這家實體書店帶來了真正的支持,這對書店的生存幫助非常大。”店主吳小俊告訴燃次元。

如今,像皮卡一樣,加入“雲股東”行列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種不求回報的“爲愛發電”的現象,在社交平臺一度引發#愛上幫別人賺錢的感覺#的話題討論,話題上線僅一個月,瀏覽量就突破了800w。

隨着“雲股東”羣體的不斷壯大,更多“聽勸”的店主開啓了主動招募模式。

想開發國產洗護品牌的化妝品廠“廠主”,在在線諮詢了“應該定什麼樣的味道和價格”後,收集到了不少建議,並陸續把樣品寄給了“雲股東”們進行內測。

一位90後二胎寶媽,今年2月租下一家4平米小店,不知道“賣什麼產品”“如何運營”的她,得到了來自“雲股東”們的5000多條建議。

與傳統意義上交出真金白銀的股東不同,“雲股東”更關注來自小城市、小縣城的普通店主。而對於正在面臨困境的小店鋪,更是“傾囊相助”。

就像“階梯書店”筆記下,“我很想開書店,但這輩子可能都開不了”“向書店老闆致敬”等評論一樣,“雲股東”們在這些充滿煙火氣息又勇於面對挑戰的小店上,似乎投注了自己想要實現卻未曾實現的夢想。而在參與經營的過程中,也實現着某種意義上的自我價值。

賽博世界的精神入股人

95後粥粥是浙江一家企業的文員,除了上班以外,每天主打的就是到處尋找美食。2年前,她無意中看到了“貓小貓”在社交平臺發的滷肉筆記,抱着好奇的心態去羣裡排隊買了一堆滷菜。

被美味征服的粥粥,後來不僅成爲貓小貓家的常客,還認領了 “雲股東”身份,“明年打算去成都看看她。”雖然兩人素未謀面,但卻建立起了一種微妙的聯繫,店主會將未上架的新產品寄給粥粥試吃,粥粥則會在羣裡催店主收快遞費。

而這家面積只有幾十平的滷肉店背後,竟有2萬個像粥粥這樣的雲股東,他們來自武漢、蘇州、黑龍江等不同地區,在社交平臺上相識,以“爲愛發電”的方式成爲店鋪的見證者和支持者。

同樣身爲“雲股東”的還有糖糖。今年4月,糖糖在社交平臺看到了一則店主發起的“幫起名”筆記,也由此開啓了“雲股東”生涯。

一再確定門店地址後,糖糖在筆記下留言道,“等我放暑假就衝。”

糖糖告訴燃次元,營業不到4個月,這家名爲“朱大寶東北大碗麻辣燙”的店,聚集了一大批像自己這樣的“雲股東”,“在7月的一場直播中,更是有多達6萬名‘雲股東’在線監工。”

糖糖透露,店主在“彙報”了店鋪裝修和經營進度之後,“雲股東”便積極地參與其中了。

“包括門店選址、設計門頭、起名、調味、運營等整個過程,‘雲股東’都有參與。‘在門口限流,保證點餐出餐順序,有序等待大家的體驗感就好了‘、‘大碗麻辣燙可以多做幾款’‘有了芝麻醬的麻辣燙在鎮江會獨樹一幟,再加點白砂糖,會流連忘返’。”聊起曾經給門店提建議的經過,糖糖滔滔不絕……

雖然事業剛剛起步,但“雲股東”與店主之間,已經達成一種深層的情感鏈接。

糖糖告訴燃次元,無論多忙多晚,麻辣燙店的朱大寶,都不忘給“雲股東”“彙報”進度,也非常看重大家的建議和體驗。如糖糖所說,在一則筆記中,店主朱大寶寫道,“今天的湯已經賣完了,晚上我們會覆盤和整改,試營業期間只有麻辣燙、黃桃罐頭、凍梨。”

事實上,從商業角度來看,“雲股東”這種無償幫助別人“賺錢”的行爲是有些反常識的。但爲何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店背後,依舊能自發聚集起如此龐大的一羣“精神股東”?

“我的夢想就是開一個書店,夏日午後坐在藤椅上喝一杯清茶,讀一本書,看看外面來來往往的行人。可以我現在的能力還遠遠不夠,而‘雲股東’恰好給了我很好的機會。”階梯書店雲股東藍藍的這段話,或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階梯書店店主吳小俊也表示,“這些店鋪喚起了大家的共鳴,例如書店是很多人想擁有,但在現實中卻難以擁有的烏托邦。”

如吳小俊所說,商業標準下的成功創業,或許並不需要“雲股東”。但那些隱藏在街角處、巷道間最爲平常的小店,卻極能引起大衆的共鳴。

現實版養成遊戲

當然,“雲股東”不只在小店中尋找精神寄託,也切實提升了小店業績。

今年上半年,“貓小貓”的營業額達到百萬元以上,這一切的起點,都來自兩年前,她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的一條“吐槽”筆記。

2021年,貓小貓在成都市區內開了一家麪館,但用心做的麪條反響平平,反而是作爲“配角”的滷菜大受歡迎,甚至有客人爲了吃滷菜,願意多付40元的跑腿費。

“開店是門玄學。”貓小貓在社交平臺上感慨,並呼籲大家試吃麪館主打的“魚籽面”。

這條無心的筆記,被流量算法推送到萬千用戶面前,並快速引發關注。爲了幫助“貓小貓”,讓門店生意變好,大家對店鋪的名字、裝修風格、產品給出了種種建議,甚至有網友直接提出“改開滷肉店”。

頗爲意外的是,這條“改滷肉店”建議的評論區得到了網友的積極響應,雖然對於快遞滷肉,貓小貓心存疑慮。但礙於網友們的要求,以及想要儘可能滿足網友的需求,貓小貓還是購買了真空包裝機。

“我本以爲只是小批量的嘗試,沒想到在‘雲股東’試吃之後,又在社交平臺引來了第二輪發酵。”貓小貓回憶,也是從那一刻,店鋪命運的齒輪發生了變化。

圖/“貓小貓”小紅書筆記

來源/燃次元截圖

在陸續收到更多滷菜的訂單後,貓小貓真的將麪店開成了滷菜店。從店鋪的裝修、開業到運營,“雲股東”們在產品包裝、選品、地板、燈光上都給出有效建議,“連菜品價格表都是他們幫着做的。”

這家“養成系”小店,也在兩萬“雲股東”的一起努力下,實現了從“瀕臨破產的麪店”到“半年百萬流水的滷肉店”的轉變。

現在滷肉店有十幾個微信羣,且氛圍都十分活躍。“每年過生日,我都會收到‘股東’寄來的小禮物,當然我也會在過年的時候給他們送滷菜盲盒。”貓小貓表示。

在社交平臺上,聚集着很多像“貓小貓”一樣的店主,他們決定做一門生意,卻又不知從何下手,便向“雲股東”們投石問路。

在成都市崇州區就有這樣一家叫做“白熊小超市”的商店,面積只有20多平米的小超市,以藍色爲主色的招牌上畫有一隻憨憨的白色小熊,店內陳列着小零食、牛奶等日用產品。雖說只是一家小超市,但卻透露出一股淡淡的文藝氣息。

36歲的店主吳天天告訴燃次元,自己一直嚮往歲月靜好的鄉村生活,“去年,我終於下定決心,在崇州市的黎壩村開起了這家充滿個人風格的小店。”

開店以來,吳天天每天在社交平臺上記錄着自己的經營情況,“第一天,才虧4塊1”……“第12天,虧了21元”……雖然更多的時候是虧損,但這樣一家充滿生機的小超市,卻引來了超6萬網友的在線“圍觀”,吳天天也收穫了一批“操碎心”的“雲股東”。

圖/“白熊小超市”小紅書筆記

來源/燃次元截圖

“負重前行”的白熊小超市,在“雲股東”們的建議下做了很多優化,包括補充的貨品、增加鐵絲展示架、統一超市的視覺形象佈置等等,還有人爲小超市拉來了代理牛奶的“創收項目”。甚至有“雲股東直接”線下“奔現”,將白熊小超市作爲旅行中的一站。

一系列操作下來,白熊小超市的背後,聚集了1.4萬個來自全國各個省、市,不同行業的“雲股東”。

只不過,雖然有“雲股東”出謀劃策,可受盈利影響,現在的白熊小超市還是關閉了。但好在店主的“事業”仍在繼續。

7月的一則筆記中,吳天天列出了“雲股東”們想要參與給改造的項目,並寫道,“堅信美好的人生是折騰出來的。”

如今,孕晚期的吳天天,正在滿心專注的打造名爲“白熊院院”的鄉村小院。在最新的“小院”進度筆記中,評論裡一片歡呼,雲股東們感慨“好期待啊”“越來越好了”。

顯然,“白熊院院”的故事依然未完待續。而吳天天正在完成的,也不止是她一個人的願望。

“參與感”與“雲文化”

談到對“雲股東”現象的看法,同樣爲“雲股東”的寶媽茫茫告訴燃次元,“很多人內心都有一個開店夢,但礙於自身資金、時間和精力有限,並不能馬上投入到這個夢想當中。當看到有人做他們不敢做的事情時,就會有一種代入感。”

“而作爲‘雲股東’爲店鋪提供建議和意見的過程,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感,看着店主一步一個腳印做起來,就像自己養的小孩有出息了一樣,會有成就感。”茫茫坦誠地表示。

事實上,無論這些店鋪的發展走勢如何,“雲股東”與店主之間都實現了情感和體驗層面的“雙贏”。“雲股東”擁有了現實版模擬人生的“養成系”體驗,獲得了情緒“分紅”與店主或店鋪產生了極強的信任感與粘性,更有機會發展爲第一批“種子用戶”。

而店主則在創業過程中收穫了更多的情感支持,以及真實有效的反饋。

實際上,類似的模式,在商業世界中早有雛形。

以中產偏愛的lululemon爲例,能夠在一衆運動品牌中突出重圍,它的特點之一就在於“獨寵”DTC模式。

所謂DTC(Direct To Consumers),強調的正是品牌直接連接消費者,以用戶爲中心,看重消費者權益,把更多時間用於與消費者建立關係。他們將來自各個渠道的消費者反饋進行整合,落實到具體的產品設計、門店設計中。例如,讓消費者直接參與到瑜伽服的設計當中,並且儘量多的創造消費者與品牌面對面溝通的機會。

擁有衆多“米粉”的小米,也曾建立資深安卓系統用戶愛好者社區,吸取用戶建議,打造出更受用戶歡迎的操作系統。

美國年輕彩妝品牌Glossier,在4年內創收4億美元成爲賽道獨角獸,注重的也是與消費者建立親密聯繫,他們的品牌口號是,“我們創造你告訴我們,你希望存在的產品。”

商業觀察員CC看來,“‘雲股東’看上去是小範圍、年輕化的雲文化現象,但結合商業角度,代入看小米的粉絲經濟就很通透了,這事實上是一種營銷模式。”

“人都是具有情感屬性的,店鋪或品牌可以藉助與粉絲建立關係,實現店鋪與粉絲之間的深層情感綁定。當粉絲對店鋪產生認同感,自然願意付費。”CC補充道。

事實上,近年來,雲養貓、雲聚會、雲戀愛等雲文化背後,本質上滿足的都是人們的情感需求。這也爲更多店鋪或品牌帶來啓發,當品牌能夠爲用戶提供情感養分,建立深層情感鏈接時,纔會擁有真正的壁壘。

“如果做網紅店,我們的粉絲量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店鋪的營業額,主要來源於高復購率。”貓小貓告訴燃次元,復購率高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本身的食材與口感過硬,但店鋪與“雲股東”之間的高互動與強粘性,已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養成高頻的購買習慣,爲店鋪帶來了更高的營收。

不難看出,正是這種無關金錢、無關利益的情感鏈接,才恰恰爲店鋪的營收與發展,提供了堅固的護城河。

參考資料:

《白熊小超市和它的一萬個“雲股東”》,來源:新黃河;

《一家10平米小店,有1.4萬個股東》,來源:顯微故事。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皮卡、粥粥、糖糖、茫茫爲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