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作品選登:這屆年輕人爲啥愛上City walk

(原標題:好評中國·作品選登:這屆年輕人爲啥愛上City walk)

□渠培

約上三五好友、看看老建築、逛逛特色小店、拍幾張超美的照片……今年,City walk(城市漫步)一躍成爲年輕人旅行的熱門玩法。

不僅如此,City walk還成了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選手”,關於它的視頻和筆記着實不少。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出圈”的City walk,“詩和遠方就在腳下”說到了不少年輕人內心深處。

以步行或騎行的方式在城市中“漂流”,穿行在城市中較爲“隱秘”的角落、街巷,或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築裡,感受別樣的人間煙火和風土人情。正如網友所說:“走在路上,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路口會有什麼樣的書屋,下一個小巷會有什麼樣的咖啡館。”“即便是同一個城市,不同的街區也有不同的文化氣息、生活氣息。”

這種旅遊方式,滿足了人們對城市文化生活的一種想象,主打的是一個深度體驗、隨意自由,還有一種拆“盲盒”的探索驚喜感……

“城”之內外,皆是管理答卷。City walk,因爲無目的性,所到之處皆是風景,着實讓漫步者真正體驗了一把生活的“鬆弛感”。當然,也正如此,給城市管理出了個新課題。角落皆顯文明、磚瓦都是文化。從城市交通、公共衛生、酒店民宿等涉及人民吃穿用住行的“小事情”,都應該成爲城市管理的“大方向”,持之以恆地常抓、細抓,形成人人共建美好城市、美好城市人人共享的現代格局。

“市”井生活,共護人間煙火。市井生活裡,City walk創造了遊蕩、駐足、聆聽、提問、交流的機會,打破了現實生活造就的常規秩序和約束,使年輕人獲得久違的主動權和存在感,主打的是體驗感。此時,政府務必重視全面改善消費體驗、營造誠實守信的消費環境,而不能只盯着重點景區。隨着遊客腳步遍佈城市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家小店或者一個人都可能在不經意間犯錯,傷害辛辛苦苦打造的城市口碑。唯有嚴格的監管、自覺的遵守、方能共護這片人間煙火。

“漫”之所向,皆是詩和遠方。優秀傳統文化搭上時代的快車,實現創造性轉變和創新性發展,通過綜合打造“慢節奏”的城市空間,能幫助更多人感受漫步的快樂、找回“消失的附近”,與城市的現代化、歷史傳統建立連接,讓城市的多元文化和諧共生、共同成長。像“清明上河園”,通過環境佈景、演員表演、情節互動等使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不同時代的文化生活。在沉浸式體驗中既感受到現代文化華美的外衣,又觸及歷史文化深邃的靈魂,妥妥的“詩和遠方”的完美搭配。

“步”履鏗鏘,共譜文化華章。當城市和社區的存在感逐漸削弱,我們早已習慣了用科技去消弭現實中的距離。此時,City walk呼喚一種對“附近”的重新關注,迴歸身處的城市,穿梭於各個角落、沉浸於市井煙火,用腳步丈量城市的寬度,用感受體驗城市的厚度。如此,我們在走一走、停一停中尋找着城市記憶、譜寫着文化的時代華章。

用City walk的方式認識一座城市,用行走丈量城市文化,深入居民區、小街巷等城市“毛細血管”,這種旅遊方式,無疑是全方位考驗着一座城市的整體風貌與氣質。城市漫步者是“考官”,城市管理是“考題”,漫步體驗是“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