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紓困 賴正鎰:金援是最有效的直接的救命方式

新冠疫情不停歇,商總理事長賴正鎰10日指出,疫情重創民生服務業,服務業3月營收損失比起2月更爲「慘烈」,多數業者只剩1、2成營收,導致相關企業員工,每天面對的是「要有飯吃」的經濟壓力。他也因此疾呼政府對服務業的紓困,最有效直接的救命方式金援,包括降稅貸款免息、發消費券等。

商總昨天以「慘業服務、延命再生」爲主題召開產業需求建言記者會副理事長許舒博指出,疫情對服務業的衝擊,真的只有一個「慘」字,而政府的紓困方案對業者只有延命的效果,根本做不到「振興」。

爲能讓服務業撐過這波疫情難關,在後疫情時代可以再生,商總特別針對旗下142個會員公會進行調查彙整各業需求發現「金援」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解方。商總也依此提出商總版本的紓困3.0方案的三大建言。

首先是,對企業金流稅賦的「金援」。賴正鎰指出,因疫情企業營收大減,部分企業因此金流軌不過來,幾乎宣佈停業,要給企業資金活路。他再度強烈建議,降營業稅至17%至15%;同時參照美國直接補助融資、貸款免息。他還說,爲免銀行擔心未來究責,政府應宣佈疫情期間對企業紓困的核貸負責,並由中央銀行信保基金擔保。

二是,對民生消費的「金援」。賴正鎰認爲,在疫情持續中,經濟部水電瓦斯費用補貼幅度擴大爲減半,也就是減50%;同時,在有排條款下,也就是對年所得在百萬以下者,發放每人每月5千元的消費券,以有效刺激民生消費。

三是,對勞工的「金援」。賴正鎰直言,在營收銳減爲1、2成下,企業最大的壓力在「薪資」的發放,若疫情再持續,他憂未來失業率將會更嚴重,許舒博更直言,不用到年底,5月底無薪假可能就要破兩萬人了。因此,他們建議,即使政府做不到新加坡的薪資補貼比例的75%,香港的50%,至少也應補貼企業勞工的基本工資,給予基本生活所需。

賴正鎰說,大家都「有飯吃」,纔有活下去的機會,而商總提出的紓困方案3.0,不只救企業,也救勞工,是迫切需要的救命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