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細碎計劃案 北市將投2000萬通盤檢討都市計劃

▲都發局長林洲民。(圖/記者陳家祥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爲落實臺北市柯文哲上任後提出的2050年願景計劃以及東、西區門戶計劃等,都發局啓動全市行政都市計劃通盤檢討,透過專案性的指導計劃,將過去細碎的都市計劃做整合。都發局長林洲民指出,未來針對其他9個行政區展開通盤檢討,市府預計投入2000萬,檢討各行政區土地使用、管制範圍,落實北市未來發展願景。

林洲民表示,臺北市過去的都市發展檢討採小地區、小範圍進行,隨着時空背景的改變,這樣做法沒辦法市民生活、行政系統做整合,因此1999年決定以行政區爲單位進行通檢。但目前北市僅進行士林內湖兩區,南港則在今年八月公告進行,至於剩下9個行政區,都發局決定在市長柯文哲第一任內啓動;屆時將分三大區塊進行通檢,首先是市中心區中山松山大安信義市郊區北北投、南文山與舊市區的大同、中正萬華

都發局展開通盤檢討計劃後,配合調整土地、都更等使用管制規範,結合市府政策落實願景計劃,並落實大衆運輸導向發展、配合產業升級轉型,也可對無使用需求土地進行再利用規劃都市更新地區。

主責此案的都發局科長葉家坦言,這次的通盤檢討非常龐雜且空前絕後的工程,每個通檢案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且事關民衆權益政府也必須逐一用信函通知權利人;以士林區通盤檢討爲例,就涉及65個土地分區變更、5年內跨市長開了24次專案小組會議以及150多件人民陳情案件

葉家源指出,因爲人力問題,地方政府過去都不太肯做;以臺南市爲例,共有37個行政區,一個區就一個計劃,礙於人力無法全面同時進行,只能逐步檢討。

葉家源強調,通盤檢討對民衆生活影響大,關係到全臺北市行政區往後的發展,因此明年會陸續在各區展開13場座談,與地區民衆進行意見交流;目前市府規畫明年啓動調查徵求意見、2018年進入法定程序,接着展開都委會進行審議。由於參加審議的是都審委員,都發局無法推估確切完成時間,但每案若在最順利的狀況下,最快2年內有機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