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出臺科技企業“16條”,支持IPO、再融資、併購重組,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

財聯社4月20日訊(記者 林堅)與IPO有關的政策如今終於有了最新露面。4月19日晚間,證監會制定併發布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從上市融資、併購重組、債券發行、私募投資等維度提出了各項舉措,促進科技企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時確保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業內人士評價,支持力度較爲明顯,但也期待更多落地細節的披露。證監會稱,本次“16條”發佈是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綜合來看,主要是五個方面內容,分散在16條之內。其中最爲重要的看點如下:

可以看到,在“16條”中,時隔數月,監管再度提及了IPO發行的進展。“16條”提到,要落實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各項制度安排,以發行監管轉型帶動系統監管轉型。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發揮發行監管條線合力,持續提升審覈效率和透明度,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目前來看,對於科技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進一步擴大且加深。含證監會在內,近日,商務部、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境外機構投資境內科技型企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加大對境內科技型企業投資的工作舉措,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力度,本次證監會提出的“16條”也是寓於其中。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按照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強組織實施和統籌協調,督促各項制度工作措施落地落實落細,實行動態監測、定期開展評估,適時優化有關措施安排。

看點一:支持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

首先是建立融資“綠色通道”,這也是市場較爲關注的一項內容。證監會表示,加強與有關部門政策協同,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健全“綠色通道”機制,優先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

這一“綠色通道”建立在證監會明確要優化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環境。“16條”稱,依法依規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而在今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中,曾對未盈利企業的審覈提出要求,表示將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銜接,“進一步從嚴審覈未盈利企業,要求未盈利企業充分論證持續經營能力、披露預計實現盈利情況,就科創屬性等逐單聽取行業相關部門意見”,本次“16條”的明確就突出了監管支持科創屬性突出的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

此外,“16條”也進一步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支持科技型企業依法依規境外上市,落實好境外上市備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16條”提到,踐行“開門搞審覈”理念,健全科技型企業上市和再融資“預溝通”機制,提升科技型企業諮詢便利性和有效性。加強市場培育統籌,提升服務重點領域科技型企業效能。

看點二:板塊各有特質,支持科技型企業精準IPO

整體來看,“16條”也提出,將統籌發揮各板塊功能,支持科技型企業首發上市、再融資、併購重組和境外上市。包括出臺主板板塊定位規則,突出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大盤藍籌”特色。科創板堅持“硬科技”定位,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突出科創板、創業板定位,設定申報規模上限,更加精準服務早期科技型企業。

“16條”提到,要加大科技型企業再融資支持力度。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支持創業板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積極研究更多滿足科技型企業需求的融資品種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創板、創業板儲架發行制度。提升再融資的有效性和便利性,引導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導向的相關領域。

“16條”還稱,推動科技型企業高效實施併購重組。持續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制定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優化小額快速審覈機制,適當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業綜合運用股份、定向可轉債、現金等各類支付工具實施重組,助力科技型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

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科技創新領域也是重要一環。“16條”提到,要完善私募基金監管辦法,豐富產品類型,推動母基金髮展,發揮私募股權創投基金促進科技型企業成長作用。落實私募基金“反向掛鉤”政策,擴大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分配股票試點、份額轉讓試點,拓寬退出渠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

看點三:北交所擴容、提質更加明顯

紮實推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也是“16”條中單獨提及的內容,稱要提高北交所市場準入包容度,大力吸引和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機制。引導各類中長期資金積極參與北交所,研究豐富北交所指數基金與特色產品。

“深改19條”同步發力。記者注意到,同樣在4月19日,北交所在官網宣佈,將於4月22日上線啓用920代碼號段功能。接下來,北交所將在爲新上市公司啓用920代碼號段功能上線時,按照後三位不變方式爲存量上市公司預留證券代碼。北交所表示,下一步,將抓緊推進存量上市公司代碼切換有關業務技術準備,儘快完成存量上市公司代碼切換。

子沐研究創始人劉子沐稱,“920新代碼的實施,相當於給北交所換了新形象,提高了北交所個股的辨識度。一是結束了原精選層時期遺留的代碼不統一問題。二是方便投資者參與打新及二級市場的投資。三是在新代碼實施後,企業F10信息與滬深市場接軌。四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層級更明確,有利於市場建設和規範。”

資深評論人周運南同樣認爲,920新代碼的使用將增強投資者的市場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和增量資金進入北交所市場,與滬深市場形成差異化競爭。

看點四:券商服務再被提及,做市、衍生品可關注

“16”條明確,要督促券商提升服務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券商高質量發展,聚焦主責主業,加強專業能力建設,促進功能發揮,爲科技型企業提供股權融資、債券融資、併購重組、做市交易、風險管理、財富管理等服務,助力構建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

券商的業務服務滲透遠不止此,“16”條稱,評估優化科創板、北交所做市商機制,進一步促進市場化便利化,完善融資融券和轉融通相關規則,這對券商業務也將產生影響。

強監管基調下,監管工作也將進一步到位。“16”條提到,要堅持“申報即擔責”原則,壓嚴壓實擬發行證券的科技型企業及相關中介機構責任,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依法嚴厲打擊信披違法違規和欺詐發行,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看點五:民營科技型企業將得到明確支持

“16條”提到,要加強債券市場的精準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重點支持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券融資,鼓勵政策性機構和市場機構爲民營科技型企業發行科創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