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最新政策重點來了!李超闡述下一步工作重心: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惡性違法違規行爲

資料圖 史麗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日益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預期向好,市場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局。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的九字方針,推進資本市場更好發揮在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方面樞紐作用。

李超今日出席“國際金融論壇(IFF)2021春季會議”,並在大會講話中作上述表示。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爲主題。

他圍繞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詳細闡述了證監會在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等三個方面的工作重點

市場日益發生結構性變化 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局

李超表示,資本市場是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國際國內市場,促進國際分工和貿易投資發展的重要紐帶,進入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必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紮紮實實辦好自己的事情,爲經濟的恢復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他說,當前,我國資本市場正在發生日益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市場韌性活力和吸引力明顯增強,市場生態得到有效改善,市場預期向好,市場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高質量發展取得良好開局。

李超介紹,近年來,證監會緊緊圍繞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資場這一總體目標,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全力做好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改革和防範金融風險等重點工作。他具體提到了下述三方面內容:

首先,保持監管的彈性和溫度,積極應對疫情大考,迅速出臺一攬子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科學合理的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引導更多資金直達實體經濟。

其次,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推動設立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推出創業板改革、新三板改革,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動投資端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資本市場制度性雙向開放,市場、行業、產品開放和便利跨境投融資的制度安排取得實質性進展。

再者,堅持底線思維,努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股票質押、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的風險實現總體的收斂,新證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先後施行,相關部門嚴肅查處了一批市場關注的大案要案。同時,首例特別代表人訴訟落地投資者救濟賠償取得了新的突破。

明確落實“九字方針”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

李超表示,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經濟復甦分化也較爲明顯。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市場對於部分國家實施超寬鬆政策的外溢性擔憂加劇。中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態勢,消費、投資、出口均有所改善,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但經濟恢復仍不均衡,基礎仍不穩固,這些都給進一步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新課題、新機遇、新挑戰。

他透露,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對資本市場的部署要求,進一步落實“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推進資本市場更好發揮在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方面的樞紐作用,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具體而言:

→ “建制度”方面:

證監會將緊扣註冊制改革這一“牛鼻子”工程,堅持穩中求進,做好試點總結評估和改進優化,完善相關配套制度規則,爲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積極創造條件。並以註冊製爲牽引,推動發行上市、交易、退市、信息披露以及促進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強化監管和風險防範,加強投資者保護等一系列關鍵制度持續優化。

同時,證監會將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動完善債券市場基礎制度,穩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落地;配合推動期貨法出臺,完善大宗商品期貨監管和風控制度,爲穩價保供積極貢獻力量。

→ “不干預”方面:

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突出放管結合,以更大力度推進簡政放權。一方面繼續堅定“放”,凡是市場機制能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堅決放權於市場,減少不必要的管制,不斷提升監管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持續抓好“管”,該監管的一定堅決管住,管好,堅持科學監管,分類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進一步完善事中、事後監管的制度安排。對各類風險努力做到“看得明、說得清、守得住”,同時不斷提升監管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增強監管有效性

→ “零容忍”方面:

證監會將在持續加強、改進日常監管的基礎上,會同立法、司法機關等有關方面,進一步落實好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指導性文件,加快健全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持續完善資本市場法治基礎,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市場操縱之實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爲,讓做壞事之人付出沉重代價。

同時,證監會將推動常態化開展投保機構代表人訴訟工作,更好保護投資人,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生態。

編輯: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