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設五軸切削技術人才培育基地 產官學合作升級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教育部近年政策調整精進,讓企業走進校園,盼藉建立基地,讓產官學合作效益升級。記者劉學聖/攝影

教育部投入9500萬元經費,在正修科大建置「五軸切削技術人才培育基地」。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表示,教育部近年政策調整精進,讓企業走進校園,盼藉建立基地,讓產官學合作效益升級。

設置在正修科技大學的「五軸切削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今天舉行揭牌典禮,劉孟奇、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及多名產業界代表等人出席。

龔瑞璋致詞表示,學校16年前就認爲精密機械加工將是主流,因此購買機具運作、成立研究中心、接受教育部人才培育等計劃,與產業界連結,讓學生跟業界無縫接軌,畢業後就職即可上軌道,且薪資待遇佳,也讓相關科系招生增加。

龔瑞璋說,去年向教育部申請設置五軸切削技術人才培育基地,獲新臺幣9500萬元經費挹注,興建大樓、購買機具,爲半導體、航太等產業製程設備培養人才。

劉孟奇致詞表示,這不僅是正修16年努力成果,也是教育部近年政策不斷精進成果,過去是請學校走出去,讓學生到外面實習,現在也請企業走入校園,而校園內有跟得上產業的設備,可與產業共同培育人才,讓產官學合作效益升級。

正修科大會後新聞稿表示,五軸切削技術人才培育基地整合學校已具備的工具機多軸切削技術能量與工具機智能化技術,並運用產學合作平臺,將大量訓練符合在地產業聚落所需的工具機精密切削技術應用專業技術人員及儲備幹部。

正修科大指出,已透過在技專校院策略聯盟資源共享體系,廣邀大專技職院校結盟爲策略夥伴,凡夥伴學校的師生都可到基地學習並使用相關設備,培育種子師資和技優生,再將技術紮根到各技職校院,培養「師傅級的CNC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