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鯖魚產季 漁村媽媽不藏私分享招牌菜食譜

漁村媽媽張寶珠的創意料理「鯖身細魚」。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每年冬末春初的季節,正值鯖魚肥美產季。新北澳底漁村媽媽張寶珠有一手好廚藝,加入家政班後更練就烹煮海鮮的功力,招牌菜包含「鯖身細魚」、「家常滷貢寮鮑」,張寶珠不藏私,將食譜公開分享,民衆在家中也能自己煮好料。

東北角海域位於黑潮及大陸沿岸流兩大海流的交匯處,也是臺灣最重要的鯖魚漁場,澳底漁船在彭佳嶼、花瓶嶼附近作業,主要捕撈花腹鯖及白腹鯖2種鯖魚(俗稱花飛),鮮度一流,油脂含量低,口感更清鮮不腥膩。而東北角早年常在礁岩海岸發現野生九孔,經引進日本黑盤鮑並精進育苗及飼養技術,纔有現在的貢寮鮑。

來自雲林縣的漁村媽媽張寶珠,婚後移居澳底,與先生共同經營零售漁舖,平時就可接觸到各式海味食材,而本就愛吃愛煮食的她報名參加漁會家政班習藝,練就一手精準俐落的海鮮烹功。

張寶珠說,「鯖身細魚」是她的招牌菜,將木耳、嫩姜、胡蘿蔔、青椒、紅椒切成相同規格的細絲,以去骨去刺的半身鯖魚肉包裹,並以牙籤固定後,於兩側沾粉下鍋油炸,酥脆口感與蔬菜搭配,不僅增添口感豐富度,外觀更是誘人,還在2022年全國區漁會的國產魚料理競賽中,獲得冠軍獎項殊榮。

當時參加比賽時,張寶珠提出將鯖魚切塊以油炸呈現,並添加蔬菜,來增加色香味的變化與口感的豐富,還蒐集所有家政班成員品嚐意見加以改良,才從各漁會中脫穎而出,張寶珠也說,這是漁會跟全體家政班共同努力的結晶。

另一道「家常滷貢寮鮑」是將新鮮貢寮鮑川燙後,加入以柴魚片、薑片、蔥白段、昆布幹、醬油及糖等食材自制的滷汁煮滾,冷藏隔夜,不但嚐起來更鮮濃入味,也可輕鬆延長賞味期,當成居家常備菜。

家常滷貢寮鮑。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貢寮鮑在海流強勁、水質潔淨、生態豐富的東北角潮間帶以天然海藻與海龍鬚菜放養。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