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大陸智財權擡頭 張博堯投身風口

粵創研總經理張博堯

達人小檔案

過去大陸「山寨」產品常遭人詬病,但隨着智慧財產權意識擡頭,相關制度正逐步完善。廣州臺商、粵創研總經理張博堯坦言,目前所處的智慧財產權輔導諮詢業比較「內卷」(即競爭激烈),一方面是經濟進入調整期,另一方面隨着體制逐漸完善,企業及個人愈加重視,對該領域前景深具信心。

粵創研的主要業務爲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大陸政府相關的科創項目政策輔導諮詢,客戶以具有一定創新研發能力的陸企爲主。張博堯說:「例如客戶要申報科技項目,可能在財務、智慧財產權或文書上需要規劃輔導時,我們就擔任這角色。」此外,粵創研也會做一些海外招商工作。

創業落腳廣州

2023年是張博堯到大陸發展的第一個「十年」。因爲父親在深圳經商的緣故,張博堯18歲那年(即2013年)離開臺灣,到大陸求學。張博堯說:「我當時最喜歡逛兩個地方,一個是廣州三元里(皮具批發重鎮),另一個是深圳華強北(電子產品批發商圈)。但這兩個地方突顯出智慧財產權體制尚不完善,所以就決心往智慧財產權相關領域發展。」

至於爲何選在廣州創業?張博堯指出,在大陸一線城市中,廣州的創業成本相對較低,如房價、生活支出比較低。此外,廣州保留傳統的一面,不像深圳、上海的生活節奏特別快且感覺年輕,但也相對不容易保留最原始的那一面。張博堯說:「我喜歡廣州的味道,跟人的性格有關,我出遊喜歡看具有歷史性、代表性的事物,我喜歡文化保存的氛圍,所以選擇落腳廣州。」

智財權在大陸仍待完善

張博堯自入行開始,就持續關注大陸智慧財產權及科創項目政策,發現到相關制度正逐漸完善,但制度具有進步空間。張博堯認爲:「智慧財產權從業人員未來可能會有相關門檻,會受到監管嚴格要求。」這就是體制完善最好的證明。

張博堯指出,智慧財產權是保護民衆的智力所帶來的勞動成果,並享有此權利。而民衆投入精力、資金所研發出來的成果,卻可能因爲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完善所影響,此事可大可小,因此預期大陸在相關體制上會愈來愈完善。

達人座右銘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共同栽種每一寸大地,優化更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