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輸給莫蘭蒂、尼伯特 吳德榮:海馬今年強度坐三望二

海馬強臺持續增強,颱風險清晰可見。(圖/中央氣象局,下同)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由於海馬強臺路徑稍微往南偏,中央氣象局今天(19日)表示,要發佈海上警報機率低。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目前海馬的強度在今年已是坐三望二,僅次於莫蘭蒂尼伯特

中央氣象局說,今凌晨2時,海馬中心位置約在鵝鑾鼻東南方990公里的海面上,預計今午夜前後將登陸呂宋島逐漸進入南海;目前預報路徑顯示發佈海上警報的機率降低,但仍未完全排除發佈警報的可能。

氣象局指出,週四(20日)至週五(21日),受海馬外圍環流影響,各地降雨機率將提高,以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影響較爲明顯,不排除有大雨豪雨發生的可能;預估此颱風在南海一帶將逐漸北轉,而暴風圈是否會影響金門地區,將視其北轉角度及當時強度而定。

根據氣象局的資料,海馬的暴風圈再度擴大,7級風暴風半徑250公里,10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以每小時25轉29公里速度西北西進行,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55公尺(即每小時198公里),相當於16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68公尺(即每小時245公里),相當於17級風以上。

吳德榮在「泄天機教室」氣象專欄指出,目前海馬的強度在今年已是坐三望二,僅次於莫蘭蒂、尼伯特;依據氣象局今凌晨2時「路徑潛勢預測圖」,海馬今所經海域海洋含量(OHC)高,仍有增強的空間

吳德榮說,以目前氣象局的「確定性預報路徑」及所估計的暴風半徑,海馬不會侵入臺灣鄰近100公里海域,也未符合發佈海警條件;除非海馬未來有大幅度北偏,或暴風半徑比日本估的440公里還大,這些可能性都不高。

吳德榮指出, 今西半部受海馬外圍沉降作用晴朗高溫,東半部及北部下午至晚間起,間歇性陣雨機率逐漸增高;週四、週五,受外圍環流及南風地形交互作用,最劇烈的降雨將出現在臺東屏東恆春半島、花蓮,其次是宜蘭、北部山區及南部山區,其他地區降雨則較少,臺灣附近海面及沿海陸地風力也會增強。

吳德榮表示,週六、週日(22日、23日)臺灣附近轉爲南風,明顯降雨轉變至東南部及部分南部地區,其他地區午後也不太穩定,有較高的降雨機率;週日(23日)晚間或下週一(24日)凌晨,下一波鋒面抵達,天氣轉變;下週二(25日)鋒面南移,各地天氣好轉,僅東半部有局部雨。

▼由於海馬強臺路徑稍往南偏,氣象局要發佈海警的機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