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試探 教授批虛應故事

教育部統計,高職生人數及佔比,從99學年度開始逐年下跌,且統測與學測報考人數差距也逐漸擴大。圖爲高職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曾原信

根據教育部統計,高職生人數及佔比,從九十九學年度開始逐年下跌,且統測與學測報考人數差距也逐漸擴大。爲此,教育部國教署從一○五學年度起,每年編列約六千萬元預算推國中小學生職業試探活動,然而宣導影片挨批無趣、只挑部分學生體驗等情況,遭科大教授吐槽像是在虛應故事。

教育部在國小階段鼓勵學生至職業試探中心體驗,全臺廿二縣市共有四十五所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除了職業試探課程、體驗外,寒暑假還有營隊等活動,國中則有生涯議題演講及技高參訪。

不過,有科大教授直言,職業探索相關活動都是由學校教師「選擇」不會讀書的學生去參加,但學生是否適合技高並非教師說了算,職業試探應帶領全班一起參加,否則對學生不會有助益。另一位教授也說,許多宣導、生涯輔導影片都是找校長、招策委員拍攝,沒有用年輕人的語言又無聊,國中生怎麼可能會感興趣,簡直就是在敷衍應付。

全教總高中委員會主委巫彰玫認爲,國中生因面臨升學壓力及家長的升學迷思,使其較偏重學科表現,再加上職探中心只有情境跟體驗,國中生若僅透過此方式認識技高羣科,將過於表面。教育部除應加強落實生涯輔導外,也應提升技職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同時強化產學合作,讓學生清楚看見發展可能性,才能真正改善技職人才流失的問題。教育部強調,職涯探索活動,皆以班級規畫爲原則,非經篩選後指定學生參與,將加強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