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白刃戰到底多強?30VS1000,打得澳軍不敢再拼刺刀

在朝鮮戰爭開始之前,沒有人想到曾經積弱的中國可以打出這樣的戰績,沒有人想過志願軍可以抗衡澳軍的刺刀,沒有人想過澳軍對中國軍隊這般畏懼,更沒有人想過落後的中國竟可以把裝備精良的澳軍打的潰不成軍。朝鮮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中國軍隊又到底做了什麼讓敵軍如此畏懼?

如果說起白刃戰,我們可以說是真正的高手,其實早在幾千年前,我們就已經開始手持長劍揮灑疆場,不管是面對蠻橫的匈奴,還是曾經席捲天下的蒙古鐵騎,我們都不懼其威勢。可以說,從先秦開始,絕大多數的時間,我們都在戰鬥、都是使用冷兵器的巔峰存在。即使到了近代,我們的刀刃技能也不曾退步,面對殘暴的日軍也不曾畏懼,在抗戰時期很多戰場上都有拼白刃的場景。而有一個國家,自詡刺刀白刃戰的高手,號稱拼刺刀戰無不勝的澳大利亞在朝鮮戰場上憑藉白刃戰擊敗了朝鮮軍隊之後更加的不可一世,竟還主動的挑戰起了志願軍。他到底有什麼底氣挑戰志願軍?這場慘絕人寰的白刃戰上志願軍到底經歷了什麼?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朝鮮戰爭中的清川江戰役上的那場白刃戰。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剛開始只是民族內戰,後來因爲美國、中國、蘇聯等十多個國家不同程度地牽扯進來而形成的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這是二戰結束初期爆發的一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在這場戰爭中志願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在開戰之前,所有的西方統治者都信信心滿滿,以爲憑藉着自己精良的裝備、雄厚的兵力,一定可以拿下朝鮮這塊“肥肉”。可他們沒想到的是,在看似孱弱的中國人面前,他們纔是弱者。雙方實力懸殊,美國又咄咄逼人地帶着16國的聯軍進軍朝鮮半島,可以說中國以一己之力抗衡着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還能立於不敗之地,最終克服了武器裝備、人手資源、經濟科技上的弱勢,把他們打到了談判桌前。

當他們野心勃勃地踏上朝鮮半島的時候,怎麼都沒有想到志願軍的衝鋒和火炮成了他們終生的噩夢。在二戰結束也就五年的時間,各國都處在百廢待興的時候,美國又爲什麼一定要發起這場戰爭呢?

其實美國之所以這樣做,是爲了牽制蘇聯。二戰結束之後,美蘇逐漸陷入冷戰狀態,情況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了,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較量更多的是陣營的較量,當時南北朝鮮的“反託管”運動鬧得沸沸揚揚,美國好不容易騙到手的“肥肉”怎能就這麼輕易地放手。更何況南朝鮮是在蘇聯的控制下,北朝鮮是在美國的控制下,能挪動三八線的位置不就是更能體現哪個陣營的強大嗎?說白了,這已經不能算是民族戰爭,倒是可以說是階級戰爭。扯遠了,我們再說回朝鮮戰場上的清川江戰役上的那場白刃戰。

說起來澳大利亞能成爲聯合國軍中最兇猛的軍隊其實也不是浪得虛名,那還要從聯合國軍隊說起。朝鮮戰爭並不單單是美國和朝鮮軍隊的聯合作戰,而是以美國爲主導,聯合國安理會爲輔助的一場打着支援旗號的非正義性戰爭。聯合國軍隊前往朝鮮戰場支援美國扶持的朝鮮政府,而此時的聯合軍隊包括美國在內的16個國家,其中美國派出的士兵是最多的,而作爲美國的“狗腿子”的澳大利亞自然也不會放棄這次表現的機會,積極響應號召,同時他們也希望可以在戰爭中獲利,畢竟16個國家的聯合軍隊怎麼可能敵不過那些共產主義志願軍呢!於是,他們便派遣了2282人前往。不過,可千萬不要小瞧這兩千來號的人,他們在二戰時期可是以兇狠著稱的,曾經在新幾內亞戰場上把囂張狂妄的日軍打得抱頭鼠竄。即使日軍表示投降,依舊不爲所動,直到把20多萬人的日軍生生縮減成了1萬多人,其兇殘程度讓人膽寒。即使先不說武器裝備和指揮水平,單說這爭強鬥狠,日軍也被澳軍打的抗拒白刃戰,而就在澳軍登陸朝鮮的時候,也是被聯合國軍隊寄予厚望的。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即將遇到的是比他們戰鬥還要狠、刺刀技術還要強的中國志願軍。

其實,也不能怪澳軍狂妄,就在仁川登陸之後,他們就曾經打過一場白刃戰,還贏得很輕鬆,就在澳軍與英軍第27旅隨軍北上的時候,在新院裡與一支朝鮮軍隊相遇,澳軍難掩體內的戰鬥因子,發揮他們的優勢,直接發動了刺刀衝鋒,在白刃戰中刺死朝軍239人,俘虜了270人,自己除了輕傷之外,無一人陣亡。這樣的戰果的確是很有驕傲的資本,但是他遇到的是朝鮮軍隊而不是志願軍,戰力可不是同一個水平線上的。而他們的認知裡朝鮮軍隊與志願軍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所以此戰之後他們更加的輕視志願軍,甚至迫切地想與志願軍一戰。以這種自滿的心態迎戰志願軍遲早是要吃苦頭的,結局也是可以預見的,就是滅亡。

而論起白刃戰志願軍也不是泛泛之輩,就先拿雲山之戰來說吧,我軍與美軍王牌師展開肉搏並且取得了勝利,美軍王牌師被殲掉了一個團,中國志願軍一戰成名!可是這些並沒有傳到那些自傲的澳軍軍營裡。而就在雲山之戰後不久,澳軍心心念唸的較量才正式打響,就是這一場較量讓澳軍尊嚴掃地、發誓從此不再與中國軍隊拼刺刀。雲山之戰美軍潰敗之後從清川江撤退,先前打頭陣的英澳聯軍只能掩護他們撤退,跟之前的境遇相比着實有些不平衡,但是畢竟軍令如山,也只能聽命了。就在他們修築防禦工事的時候,覺得自己修築的防禦機制可謂是天衣無縫,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讓他們魂牽夢繞的志願軍已經悄無聲息的繞過了他們這看似固若金湯的陣地,到了他們的大後方。

突然間,志願軍向東岸的野戰炮兵營發起了攻擊,突如其來的進攻將炮兵營打得措手不及,敵軍看到我軍突襲迅速反攻,場面亂作了一團,而在前方的英軍一時間也慌了神。要知道當時的炮兵營可是與大後方的連接點,倘若炮兵營失陷他們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英軍見狀火速支援,但澳軍好像並沒有出手打算。這聯軍的內部也並不是那麼的團結。

這時的志願軍只以爲是一場殲滅戰,但沒想到是自己無意間繞到了敵軍的大後方,甚至已經突破了敵軍的防禦工事。兩軍交戰火力極其兇猛,這時志願軍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殲滅戰而是一場遭遇戰,爲了減少傷亡留下1連士兵墊後,其他人迅速撤離隱蔽。而就在這時,敵軍的後援部隊到來,槍林彈雨中志願軍勇往直前,硬生生地撐了一上午。敵軍見此戰久攻不下,便想起了先前作戰勇猛的澳軍,澳軍與志願軍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

出於對志願軍的忽視,囂張的澳軍並沒有把這個任務放在心上,當時對面的志願軍1連只有30多個人,怎麼會打不過?這個功勞絕對是勢在必得,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並不是,就是這30多個人對抗他們上千人仍能打得他們抱頭鼠竄。中午時分,澳軍也投入到了戰場,上千人舉着刺刀烏泱泱地向1連衝去,面對氣勢強大的澳軍,志願軍絲毫不懼,甚至有一絲竊喜!玩刺刀?你們怕是想不開吧!戰士們拿起刺刀,以不懼生死的態度向敵軍衝了過去,澳軍見對面的志願軍雖然衣衫襤褸、面容憔悴,但他們眼神力銳利的殺氣是隱藏不住地,而澳軍也被這股子生死不論的殺氣給震懾住了。

經歷過一番廝殺之後,澳軍更是驚詫不已,這些志願軍他們不僅僅是視死如歸,而且他們的白刃戰技巧遠遠地超過了澳軍,短短一個回合的時間,澳軍便重傷64人,被刺死了12人,而我軍還剩的20多名戰士依舊在浴血奮戰,那場面竟然好似狼羣衝進了羊羣,此時人高馬大的澳軍就像是一羣待宰的羔羊,等着志願軍的收割。而直到這個時候,澳軍才幡然醒悟,原來白刃戰中決勝的關鍵並不在於高超的技術和兇殘的手法,而是那股捨生忘死、保衛國家的熱血精神。沒過多久,志願軍增援部隊趕到,早就被1連的戰士嚇破膽的澳軍,心態就已經徹底崩了,不敢再多做抵抗,最終1連戰士成功衝出重圍。自此清川江戰役畫上了休止符。

就在五個月後的加平戰役中,志願軍誤入聯軍在加平谷地預設的營地,被英、澳、加三面圍攻,突圍多次未果,便決定選擇澳軍方向爲突圍目標。志願軍從三個方向進攻澳軍營地,澳軍死傷慘重,直到雙方彈盡糧絕,再度爆發白刃戰。但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當澳軍發現志願軍亮出刺刀時直接放棄高地,一千多人潰不成軍,紛紛逃竄。

倘若現在提到抗美援朝,很多不清楚情況的人會覺得是靠人堆起來得勝利。但其實,當面對現代化攻擊的時候,人多人少真沒什麼用處。志願軍的意志堅定,和遠超聯軍的智慧纔是他們贏得勝利的關鍵。雄赳赳氣昂昂,越過鴨綠江,那一走,多少的年輕生命就留在了異國他鄉。抗美援朝可以說是中國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結束了近百年中國外戰失敗的記錄,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更保證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和平,作爲我輩中人更當銘記這段歷史。中國不會惹事,但是也絕不怕事,在最困難的時候面對兇悍的澳軍如此,對當今世界格局亦是如此!